正文

孤邸(2)

禅来禅去: 亲历重塑生命的十八天 作者:西岭雪


书中说,在佛陀还是须弥陀菩萨的某一世轮回中,他发愿要散尽家财去做隐士,帝释天察觉后,就命毗首羯磨为他在喜马拉雅山中准备一间最适合禅修的舒适住所,需要具备八个条件,使其成为修行的完美乐园:

1.不收藏财物和谷类;2.易于获得适量的食物(比如有很多果树和麦田);3.只食用适当的食物(不须杀生);4.没有抽税与充公财物的烦恼;5.不执著于衣物与用品;6.有安全感;7.不会受到强盗的威胁;8.不须与官员打交道;9.可以自由地走动。

而我在禅修园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

每天打坐六小时,上早晚课两小时,做义工一小时,一天两餐,过午不食,上交手机、电脑,断绝一切外缘,不化妆,不外出,住在简单的环境,穿最简单的衣裳,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房间里没有贮存过剩的食物,没有任何奢侈的电器,不思享乐,专注禅修,安然自在,一如经典中的生活。

有人说,心中有佛,身处红尘亦当清净,何必刻意寻找修行的地方?——道理也许没错,但是说这话的人真能悟彻做到吗?若真做得到,那的确不必修行,因为他已经成佛了——佛祖在做菩萨的时候还需要寻找特定的地方隐居修行,即便成佛之后也还是每年要闭关三个月度过雨安居,今天的凡人竟敢自称已经定力修为高到了不染六尘?所以说这话的人其实根本没有涉猎过禅修,不过是鹦鹉学舌,说一些自己也不懂得的空话罢了。

《尚书》说:不宝远物。《老子》说:不贵难得之货。人们总是忍不住要跟自己较劲,跟别人争风,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难得的就越要用力追逐,务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奇,却不问那件事对自己是不是真那么重要。这就是执念,是愚蠢人的自寻烦恼。

这道理很多人都懂,却只是不能真正看得破,放得下,抵御诱惑。但是在禅林中,所有人都只能安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虽然在家众一时还做不到出家人那般“三衣一钵”,但也都不饰铅华,简衣素食,每天只以诵经坐禅为意,自然便打消了物欲的妄念。

难得的是,禅园内无论是十戒尼还是在家众,无论法工组长还是普通义工,无论已经上禅的“高人”还是新来的学员,甚至无论尊者还是杂工,所有人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谁的房间会更宽敞更舒适更华丽,连装备都是整齐划一的。

即使住持的都罕听长老与玛欣德尊者,也是住在一楼两户的孤邸中,两位长老共用同一个屋顶,同一座楼梯,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处。并且同所有僧众一样,也要每天早晚念经,忍受蚊虫叮咬,早午斋与众人一起排队等候,享用一样的斋食,并没有任何额外的优遇,只是在开示时才会移坐到一把巨大的鎏金朱红大椅上,趺坐说法。

在这一点上,禅林可真是做到了“众生平等”。

以前总觉得断发出家,真的就能断绝烦恼吗?

现在身处禅林,真是有点理解出家人了。

《沙门果经》里对出家人的形容是:“舍弃少量财产,或舍弃大量财产;舍离少数的亲戚眷属,或舍离多数的亲戚眷属;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衣,出离俗家而为无家者。他如此出家,防护身而住,防护语而住,防护意而住,满足于最低限度的食物和衣服,乐于远离。”

出家不是结果,而是开始。

只是动作,不是目的。

出家人要“舍弃”、“舍离”,在断发受戒之后,要开始“修”,是清修,也是苦修。最简单的生活,最严格的作息,最持久的定力,最精准的戒律,这些都要一一遵守、执行。安住于这样的生活中,持之以恒,心自然会变得简单、清净、柔软,无欲无求。

如此,远离的就不只是尘埃与喧嚣,也还有欲望与烦恼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