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寺的那天,月桂还特地与我送别,因为我们毕竟是朋友;但是离寺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因为我一直未能放下——不是放不下与她的龃龉,那些小烦恼根本不值一提,而是放不下自己的过错——我明知道这种怨恚是不应当有的狭隘心理,却未能真正在心里做到云淡风轻。而在我心里没有真正对她觉得豁朗亲密的时候,也不想在表面上做出亲热的假象,我不能欺骗自己和朋友。
同时,我发现自己也比从前变得小气,有时候网络上的一句留言都会使我心生烦恼,徘徊良久。莫非是因为在寺中修习时不能战胜心魔,反而使得嗔心比从前更盛了么?
这使我更加意识到修行是一件长久的事,也更理解了尊者的话:“当你对一个人的言行感到生气时,那是因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时你的心已经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将心从他的言行中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心,你将会发现:生气只是将自己的心紧紧地绑在对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气的心也是一样的丑陋,也好不到哪里去。将心抽离外缘,清醒地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
佛家讲“戒嗔”,并不是让自己没有是非善恶的观念,而是为了自律——对别人的言行生起嗔恚之心时,自己的心也会同时映象对方一切的丑恶,反应越激烈,只能证明自己越狭隘。只有当自心清凉正直,不生嗔念时,外界浮花泡影的表象才不会对自己生起干扰。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做到对所有人都不动嗔心的时候,我会设法找到月桂,那时候,我们或许会是更好的朋友。
◎名词解释
五蕴:佛教把构成生命的因素分为五类,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色,在这里并不指女色、情欲,而是一切物质现象的统称,是我们的肉身,称为“色蕴”或“色法”;除了色蕴之外的心理现象,则合称“名蕴”或“名法”。所以五蕴又叫作“名色法”。而众生执著于名色,强调或追求“我”“我的”,佛教便称为“我见”或“我执”,是一切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