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选拔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舆论。舆论如果把某个人捧上了天,地方政府就有察举他的责任,中央政府就有征辟他的义务。
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还有崔琰这样的重量级广告明星代言。司马懿尽管深藏不露,仍然被河内郡的官方猎头给盯上了。
司马家族是河内响当当的世家大族,司马家的二公子要出仕,这正是巴结司马家族的大好机会,何乐不为?猎头把消息报告上去,当局立即推举司马懿担任上计掾。
建安六年(201年),二十三岁的司马懿挖到了仕途的第一桶金,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
上计掾这个职位,究竟有没有前途?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汉末的一般晋升体系。前面讲过,汉朝的太学生毕业之后,有一次毕业大会考,成绩分甲乙二等,甲等入中央为郎官,乙等下基层当吏员。郎官如果做得好,会下基层挂职锻炼,比如担任某地方县令之类,然后再升迁为郡守或者直接调回中央,前途是最光明的;吏员做得好呢,有机会进中央为郎官,也就是说在晋升过程中比甲等考生慢了一步。当然,为郎为吏,除了太学生的考试,还可以由中央和地方察举。汉朝这种晋升体系,对社会影响巨大,钱穆先生称之为“郎吏社会”。
上计掾,是吏不是郎。但是,上计掾是吏中的肥缺。简单来讲,如果说郎是第一等,吏是第二等,那么上计掾就是二等中的头牌。
上计掾担任什么工作呢?这需要了解一下汉朝的上计制度。黄仁宇先生批评中国古代没有数目字管理,其实这个观点大可商榷。汉朝的上计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数目字管理。
上计,顾名思义,就是统计了相关数据,向上汇报。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温县的县令,你在每年大约七八月份的时候,要统计了今年温县的户数人口、钱粮收入、财政开支、治安情况等等有关数据,制作成一本“算簿”或者叫“计簿”,毕恭毕敬地上交给河内郡的上计掾司马懿。司马懿汇总了各县的计簿,进行核对和验算,然后整理成郡级的计簿,在十二月份亲自跑到京城洛阳,呈递给司徒,甚至有时候皇帝会亲自接见上计掾。这些计簿,就是中央对今年各项情况进行总结、考核地方政绩、出台政府工作报告向皇帝汇报以及进行来年预算的基本依据。
因此,上计掾的选拔,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条件:
第一,形象好气质佳。因为上计掾经常要跑到京城去,对外代表本郡形象。司马懿身材高大,相貌想必也比较堂堂,符合这项条件。
第二,口才出众。上计掾要随时应对上级的询问和责难,因此必须口才了得,时刻能够为本郡遮丑争光。司马懿反应敏捷,机变百出,符合这项条件。
第三,数学优秀、心细如发。上计掾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各种数据,验算其正误,核算其真伪,一旦算错,是有罪的。司马懿从小接受数学方面的教育,并且心思缜密,这方面也没有问题。
上计掾的前途如何呢?这个有点儿不好讲。西汉没有专职的上计掾,一般由郡丞临时担任,地位不可谓不高;东汉上计事务职业化,设立了专门的上计掾。设立之初,地位很高,进京时可享受诸侯王般的礼遇,可以专门住宿在各郡的驻京办(郡邸寓)。
由于上计掾多能说会道、形象出众的人才,所以往往被中央看中,直接留下担任郎官。“计吏拜官”成为仕途的一条终南捷径。
可惜,这条终南捷径早就被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