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低头做司马,人前勿露“狼顾之相” 2

老谋子司马懿 作者:秦涛


同年,刘备入川。

同年,司马家再添新丁——次子司马昭出生。

建安十七年(212年)春,傀儡天子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如汉朝萧何故事。

给司马懿震动最大的是,建安十七年底,曹营首席谋主荀彧,死于随曹操东征孙权的途中。

死因:自杀。

荀彧,字文若,是汝颍世族的代表。他祖父荀淑,是老一辈的名士。荀淑有子八人,号称“八龙”,平均水平比司马氏的“八达”还高。

荀彧少举孝廉,为汉官。他是个很干净的人,甚至有洁癖。荀彧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他的洁癖,还体现在政治上。董卓进京,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立即弃官如草芥,深藏身与名。

二十九岁,这位干净、低调而身带香气的男子,终于邂逅了命中的主公曹操。从此以后,他消失在曹操的幕府之中,成为曹操背后的一个影子。每当曹操在战场上战无不胜,背后总有一个文弱的身影,在给他运粮、征兵,默默地支持。

曹操为的是开创霸业,荀彧想的是兴复汉室。

同床异梦,殊归同途。

悲剧的种子,也许在两人亲密无间的蜜月期就已深深埋下。

荀彧前后为曹操保举了很多人才,司马懿的入府,正是荀彧的功劳。因此,司马懿对荀彧印象很好,他把荀彧列为自己暗中学习的师长。不过,荀彧不能带兵打仗,是其一个缺憾。司马懿觉得,自己不能像荀彧一样,一辈子站在幕后;有机会定要像祖先一样,立功疆场。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似乎从主公身上,看到了当年董卓的影子。他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本年的五月,一些大臣在曹操的授意下,劝曹操进位为魏公,加九锡。表面上看不过是一种礼仪待遇,更深层意义上看,则是王莽以来的一个潜规则:加九锡是篡位的信号。

荀彧坐不住了。

一向低调而谦让的荀彧居然脸红脖子粗地指责劝进的大臣:“主公兴义兵以匡扶朝廷,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应该如此。”

荀彧很清楚,自己实际指责的是谁。

曹操更清楚,荀彧实际指责的是谁。

曹操很生气。两个貌合神离了大半辈子的男人,终于要说再见了。

这年,曹操出兵打孙权,荀彧照旧留守后方。仿佛和以前一样的亲密无间。

有点不一样的是,曹操突然要求荀彧去前线劳军。荀彧很意外。他心中忐忑不安,却不好多问什么。他似乎有些预感,临行前把自己的文书手稿全部焚毁。他与曹操之间的一切机谋密划、一切因缘际会,都化作袅袅青烟,随风散去。

荀彧刚走到寿春,曹操又来了命令:您不必到前线来了。荀彧感到不知所措。

荀彧死在了寿春,时年五十岁。

怎么死的?说法很多,罗列如下:

《三国志》版本:“彧疾留寿春,以忧薨。”忧病而死的。

《魏氏春秋》版本:“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猜出曹操的哑谜,自杀。

《献帝春秋》版本:“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曹操因为荀彧之前隐瞒汉室中的反曹谋划而忌恨于心,荀彧自杀。

总之,荀彧非正常死亡。而且与曹操有莫大干系。

王佐之才成绝响,人间不见荀留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