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进谏之妙: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 3

老谋子司马懿 作者:秦涛


然而,现在不同了。

从工作性质来看,司马懿是谋士,谋士的天职是进谏献策;从资历来看,司马懿算是相府的老人了,有一定话语权;从领导要求来看,曹操这次带司马懿出来就是锻炼新人,你再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不合时宜了。

想定之后,司马懿出列,沉声道:“益州根基未稳,刘备远在荆州,这是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的大好机会。我军拿下汉中,益州已然震动;如若趁机进兵,一鼓作气,最易成功。圣人不能违时,也不失时。”

曹操看看司马懿,大笑着说了一句既经典又押韵的话充分显示了他的文学修养和浪漫主义:“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说完饶有兴致地看着司马懿。

司马懿没有多余的话,默默退下。听完司马懿的进谏,之前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的刘晔表情严肃起来。他听出了司马懿此计的厉害之处。刘晔看了一眼这位沉默的同僚:你怎么不再坚持坚持?

司马懿两眼看地,垂手而立。

刘晔心想,你不坚持进谏,可别怪我抢功了,于是急头白脸地补位,继续进谏:“咱们打下汉中,蜀人望风破胆,益州传檄可定。以丞相之神明,趁着这机会取蜀易如反掌。如果稍有迟缓,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今不取,必为后忧啊。”

曹操眯起眼来,认真打量自己面前的这两位年轻谋士,脑子里各种复杂的变量在翻江倒海:汉中如此险固,蜀道之难更可想见……粮草是个大问题……孙权会不会在东边骚扰……朝中的拥汉反曹势力不在少数,如果我迟迟不归……刘晔是汉朝皇室宗亲,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这两个人极力撺掇我取蜀……

脑海里尘埃落定,曹操摆摆手,拒绝听取刘晔的意见。

刘晔心急火燎,给司马懿使眼色,想一起再力谏。司马懿低眉顺目,不动声色。

进谏的目的很多,让主公接纳并非唯一目的。只要能够表明我的姿态,显示我的能力,足矣。如果一味强谏,主公势必心中不喜,是其一;即便主公接纳,万一不如我所料,后果严重,是其二;即便如我所料,亦显示出我的智力水准在主公之上,功高震主,是其三。强谏有三不利,当然不可为。只懂进谏,永远只能是一名卓越谋士;懂得不谏之妙,方能位极人臣而无虞。

刘晔啊,沙场决机,我不如卿;宦海权谋,卿不如我。曹操之忧,不在刘备而在萧墙之内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