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96第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有幸结识了《民生报》和《欧洲时报》总主笔及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社长陈晓林教授。
在8月30日博览会开幕的当天,陈教授便直奔我社摊位,提出欲就《慈禧大传》一书商谈版权贸易事宜。不巧,我因事耽搁尚未到场。当我从宾馆住地匆匆赶到会场时,陈教授正在耐心坐等,使我十分感动。交换名片后,我们便进行了亲密而坦诚的商谈。
本人既是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又是《慈禧大传》一书的作者,一身而二任,这就为商谈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从商谈中得知,陈教授对《慈禧大传》颇为稔熟,评价亦高,认为该书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是一部内容可信、笔法活泼的学术著作。真是受宠若惊。
话题多而杂,我们谈到了共同认识的人和双方了解的事,结果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在有的方面早已进行了成功的合作。
这似乎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
因为情况熟悉,心中有数,几乎没费什么周折,身为学者的两个一把手很快达成共识,当场便签署了版权贸易成交合同。
于是,这部书便呈献在台湾读者面前。
其实,《慈禧大传》出版后,承蒙读者雅爱,已先后再版三次,印到两万余册,销路一直看好。
史学界的同仁们对《慈禧大传》也倾注了热情。
事有凑巧,在1994年12月于福州马尾召开的“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围绕慈禧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慈禧的评价问题不期然成了会议的焦点话题。大会因势利导,当机立断地成立了慈禧讨论组。因《慈禧大传》已出版,我理所当然地被分到了慈禧组。
讨论会开始,落座环视一周,参加本组讨论的几乎清一色是晚清史研究的名流学者,如姜铎教授、贾熟村教授、苑书义教授、余明侠教授、林庆元教授和董方奎教授等。
他们在晚清史研究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都是颇有建树的专家。
与会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就慈禧的是非功过问题展开了讨论,发言十分火爆,争先恐后,此起彼伏。
虽争论激烈,但仍心平气和。摆出了各种观点,不能也不必作一种结论。小组会后,专家们出于爱护,推举我在大会上作了一个发言。那个发言是重申了在《慈禧大传》里我对慈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