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购交易在大西洋的另一端也发展了起来,这为设计史家深入认识欧洲广泛的消费模式提供了方便。比如,德国奥古斯特·施图肯布罗克(August Stukenbrok)的邮购公司, 1890年时它还只是一家自行车厂,到1914年它已经发展成了一家规模庞大的邮购公司,每年发出不下100万本图录。[7]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这些图录都显露出人们相当偏爱高度装饰化的产品,尤其是家具和陈设用品。茶杯和杯碟、餐具、玻璃器皿、门的金属配件、缝纫机以及其他日常生活设备都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甚至是过剩的风格,这些风格有着广泛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根基。正是由于消费者普遍追求过剩的风格、历史装饰和表面装饰,所以才招致了20世纪初设计改革者们的轻视。改革者们越发努力地想建立一种与现代大批量生产的技术现实相匹配的设计词汇表和语法,探索各种新材料和形式的可能性,同时他们还在其中注入了所谓20世纪的“真正精神”。然而,这样一种激进的变革,从流行的历史主义氛围和短暂无常的时髦风格,转向一系列要求接受标准化并建立产品类型的观念立场,即使是在更加主张进步的圈子里,他们自己也并非没有观念上的冲突,就像下面我们会讨论的那样。
艺术与手工艺,设计与工业:1914年前德国的论争
在1914年前德国的设计论争中,赫尔曼·穆特休斯(Hermann Muthesius)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与德国对一种现代工业设计的文化诉求之间建立了一种连接。1896年,穆特休斯被任命为在伦敦的德国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他与许多英国一流的设计师都有联系,比如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和沃尔特·克兰(Walter Crane),而且经常在报道、期刊和书籍中发表一些关于英国建筑和设计实践的文章,最著名的是他于1904—1905年出版的三卷本《英国住宅》(Das Englische Haus)。在1903年回到德国后,他被派到普鲁士商贸部,主管艺术与设计教育。为了在艺术与工业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系,他力图通过大力强调工作室训练改革实用美术教育。为了促进这些变革,他影响了一些关键性的任命:1903年,彼德·贝伦斯(Peter Behrens)被任命为杜塞尔多夫实用美术学校的校长,汉斯·珀尔奇希(Hans Poelzig)被任命为布雷斯劳皇家艺术与工艺学校的校长;1907年,布鲁诺·保罗(Bruno Paul)被任命为柏林实用美术学校的校长。穆特休斯自己在1907年也被任命为柏林工商大学实用美术的首席教授,这激发了人们相当大的热情。在其名为“实用艺术之重要意义”(Die Bedeutung des Kunstgewerbes)的就职演说中,他抨击德国制造商生产的都是不值钱的仿冒奢侈品,认为这些商品宁可利用公众对炫耀性消费和时尚风格的嗜好,而不愿发展完善一系列尊重材料和象征着品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