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5)

后9·11时代的恐怖片 作者:阿维娃·布瑞夫 山姆·J.米勒


本书的主旨之一就是质疑和剖析恐怖电影的寓言特性。我们认为,怪物并非仅仅只是一个怪物,而是一个将社会焦虑转化成可感物体的比喻。据一篇 2005年刊登在《国家》杂志上的文章所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怪物。大萧条催生了弗兰肯斯坦和德古拉——一个是现代文明的受害者,另一个则象征着吃人的资本主义。核时代诞生了猛犸突变体;混乱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制造了超级心理杀手;女权主义时代则产生了超猛男和食人者汉尼拔·莱克特。最近美国变成了一个严防的堡垒,所以这个时代的怪物是外来的侵略者。”尽管这个连接恐怖片与其相关时代的模式很吸引受众,但是这个方式不免有些过于公式化。这篇文章随后讨论了科幻小说和僵尸电影的兴起。例如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大战》( War of the Worlds,2005)和由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活死人之地》(Land of the Dead,2005),这两部电影都发行于 2005年——评论普遍认为这两部影片中渗透着对入侵的恐惧之感,但是在文章中却并未讨论这些联系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用同一个方式来解释不同时代的每一个僵尸、吸血鬼或者异形吗?我们又该如何协调怪物的有形存在和它的无形寓意呢?佛朗哥·莫雷蒂在他探讨哥特流派的文章《恐怖的辩证法》中认为,我们除了将弗兰肯斯坦和德古拉这样的怪物视为带有寓意的象征之外,还要视其为具体的存在:“在恐怖的语言中……比喻不再仅仅只是比喻,它更是一个真实的角色……那些怪物真实地存在着。当寓意消失时,弗兰肯斯坦的第一个恐怖瞬间随之而来。”将怪物视为形而上的比喻,则忽略了它们的真实存在,而这一点无论对于恐怖电影还是对于哥特小说来说都至关重要。本书中的文章都从抽象的寓意和具体的外在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9·11后登上大银幕的怪物们。

考虑怪物的双重特性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也兼具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两大特性。它既如实地表现出了当天及其后的死亡和毁灭,也表现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重要的象征意义。马可·雷德菲尔德认为:“9·11事件同死亡一样真实地发生了,但是它的创伤性影响却不容置疑地带有精神色彩。这不仅仅是因为恐怖袭击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可见性损伤(还有文化创伤等),还因为当天带来的象征性伤害也如鬼魂般亦真亦幻——它并非不真实,但也并非是简单的‘真实’。”马可·雷德菲尔德将9·11比作鬼魂等精神存在的比喻(或许是受到纪念9·11的“纪念之光”事件的启示)让我们注意到了事件的具体性与其抽象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对9·11的评论也体现了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只是在括号内附加说明,评论也都既强调了9·11对具体个人的真实影响,又探讨了其象征意义。尽管这可能是出于负罪感,但是在评论中,人身损伤和抽象意义从不混为一谈或顾此失彼,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事件的双重特征(它不仅仅只是死亡,或者只是一个象征符号,而是两者兼有)。恐怖片的怪物们则通过它们自身的双重属性(它们既是杀人机器,又是寓意符号)来提醒我们注意到事件的双重属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