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生抵沪后,曾老师又以信函指示道:“阁下初当大任,宜学胡文忠五、六年初任鄂抚,左季翁初任浙抚规模,从学习战事,身先士卒下手,不宜从牢笼将领,敷衍浮文处下手……一年之内,阁下与各营官必须形影不离,卧薪尝胆,朝夕告诫,俾淮勇皆成劲旅,皆有声誉,目下可使合肥健儿慕义归正,将来可将淮勇以平捻而定中原。阁下若与各营离开,则淮勇万不能有成……愿阁下力为其难,自赴前敌。大难未平,吾辈当为餐冰茹檗之劳臣,不为肠肥脑满之达官也。”
那么,他带去的又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
他们穿的衣服既有半旧的军装,也有自带的花棉袄;他们的武器,既有西洋枪炮,更不乏大刀长矛。
不过有一样是统一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没穿鞋。他们就这样光着脚丫子,拖着土布包袱,拉着手推车,一路到了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阳光下,当地人看着稀奇;洋人却纳了闷:李鸿章来打仗,带这么多难民干吗?
当得知这些人就是大清国的堂堂正规军,就是此次会战大清国所能派出的所有军队时。人们惊讶了,绝望了,恐惧了,藐视了。
上海,完了。
可上海没完。
李鸿章说:“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
虹桥一战,十万太平军精锐,居然败给了他的三千团练兵。已经逃出的难民回来了,准备上船的洋人不上了。
当战场第三次被鲜血与残阳双重染红时,李鸿章甚至发起了大反攻。
一夜之间,上海城沸腾了。李鸿章的名字开始具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对很多人而言,那意味着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这个传奇,不仅传遍了大清国,而且通过洋人的新闻纸,传到了海的彼岸。
蓦然回首,居然都已经是前朝的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