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职场生存经(4)

微历史 作者:黄一鹤


康熙宠臣郭四海,脑瓜儿灵活。据说他经常受贿,有一回,大热天,行贿者来给郭四海送钱,只见郭正穿着裘皮大衣、戴着棉帽子,坐在火炉旁吃西瓜。郭收下钱后,事却没办成,也不给退钱。行贿者告到法院去,法官听完行贿经过后,当即判决郭四海受贿罪名不成立:哪有人大热天穿棉衣棉帽的,还一边烤火一边吃西瓜!郭四海为自己制造的不在现场的证据,很成功。

官场上,帮人办事,最怕留下痕迹、落人把柄,所以古人想出了很多妙招。清朝穆彰阿做军机大臣时,有个学生来求他安排个地方官做,穆彰阿让他过两天再来。两天后,学生再来,穆彰阿交给他一把有自己题款的扇子,让学生拿着扇子去找某某巡抚。学生依言行事,巡抚一看扇子,不敢怠慢,赶紧安排学生做了布政使,还赠送了一万两银子的厚礼。

做官而不拜码头,后果很严重。清道光年间,潘世恩、穆彰阿做军机大臣,实权掌握在穆彰阿手里。罗某、张某、何某三人从翰林院散馆,被分别安排了官职,按常例,应该去拜见下军机大臣。张某和何某去拜见了穆彰阿,罗某不愿凑穆的热闹,便去拜见潘世恩。潘问:“见过穆中堂了没有?”罗答没有,潘大惊:“你没先拜见穆中堂,就来见我,你的差事怕要悬了!”果然,第二天圣旨下来:罗某年纪太小,不宜任职。其实罗某比其他二人还大一岁。

清末大臣荣禄,为人机灵,凡事都做两手准备。义和团兴起时,慈禧想利用义和团去打洋人,荣禄自然站在慈禧一边;不过对于反对者,荣禄也暗地施以援手。翰林学士朱祖谋数次提意见,强烈反对跟洋人开战,大讲义和团不可靠、将领们不可靠,慈禧问荣禄:“这个朱某说话很冲,还用眼睛狠狠地看我,好像对我很不满?”荣禄也不认识朱,但是他答道:“这人眼睛有毛病,说话时又很紧张,以致这样,绝不敢对太后无礼。”慈禧这才没有降罪于朱祖谋。

做官要谨防身边人上下其手。清末荣禄当权,处理实际事务的是连文冲。刘坤一想做两江总督,来找连文冲帮忙,结果没见着连,只见到了连的秘书。在秘书的指点下,刘坤先送上两万银两。等见到连文冲时,连对这笔银两提都没提。刘坤猜测连文冲是嫌钱送得太少了,过几天又经秘书之手送上二万两。刘坤顺利做了两江总督,连文冲不久却出事了,在京城待不下去,于是去找刘,希望看在从前的恩惠上安排个官做。刘却大骂连,把当时送礼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连这才知道,他被自己的秘书给坑了:第一笔二万两,秘书拿了;第二笔二万两,秘书拿出一万,连又送秘书两千。一共四万两银子,连实际只拿到八千两。清乾隆末年,东南沿海一带海盗横行,以致惊动中央。经过一番辛苦工作,副将杨天相终于抓获了某海盗头子,提督很高兴,为了抢功,越过总督直接奏报了朝廷。总督对此意见老大,海盗们又送了十万两黄金来求情,于是总督说,这案件疑点多多,要求再查。在总督的示意下,案情“查清”了:杨天相用良民来冒充海盗头子,欺君之罪,当斩。于是,奋斗在缉盗工作第一线的杨天相,就这样被杀了。

做官需别材。唐朝宰相苏味道,为官多年,门生请教秘诀,苏答:“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即遇事模棱两可就行,为此人送外号“苏模棱”。清朝大学士曹振镛,门生问他做官之道,曹答:“多磕头,少说话。”

官场上,不仅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小角色,也厉害得很。清朝北京崇文门,是进出皇城的一道重要关卡,不要说老百姓,就是高级官员,从此经过都得留下过路费。有一巡抚(相当于省长级别)陆某,要去朝见皇上,看城门的向他盘剥关税,陆某不肯。看守说,不交费你这些行李物件就不能过。陆某气急之下,把衣物行李都寄放在城外,只身进了城,然后从朋友家借来被褥睡了一夜。这个新闻事件,在当时也传了好一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