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圈子引发的社会现象(3)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作者:黄志坚 将离


这篇序实际上概括出了两种“有才华的穷人”:第一种: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的人;第二种:无法不中伤、非难和轻视老板和公司的人。上述两种“有才华的穷人”,主要是指未正确处理对外关系的“穷人”。

另外,还有一种自身才华“劣根性”十足的“穷人”: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好高骛远,自囿于内心的人。

2003年年初,针对跨国公司的高层进行过这样一项调查:如果他们可以在一夜间将公司中所有“无用”的员工都裁掉,那么他们会裁掉多少?结果表明,这一比例在60%~90%。这么高的比例意味着什么?还有人会觉得自己在行业或企业里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角色吗?

正因为是缺乏敬业精神的“穷人”,所以企业辞退时一点也不会心慈手软。有些员工可能为一时的荣耀而故步自封,殊不知,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今天你还是老板跟前的“红人”,明天你就有可能要加入求职大军的行列里。没有谁能在圈子中不可替代,也没有谁的才华可以千秋万代。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正视危机,大到就业问题、职业前景、行业危机,小到薪资多寡、工作压力、人际纠纷等,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决。我们要做的不是“有才华的穷人”,而是可以契合任何一种环境的不可替代牌“螺丝钉”。

中国式“圈子人情学”

中国人讲人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真正的人情关系是必须交心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情法则”已经演绎成中国的社会法则。

中国人把人际关系称为“圈子”,是一个非常贴切的称呼。中国人以自己为圆心,把自己周围的人按照亲疏远近来画“圈子”:最里面一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稍外一圈是亲朋好友等友人,再外一圈是邻居同事等熟人,最外一圈就是素不相识的外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一般遵循“先里后外”的顺序,按照远近亲疏的不同关系,给予不同分量的砝码。西方人崇尚人权,人权也就是人们相互平等对待。可是,西方人的人权观念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儿,中国人并不主张人人绝对平等,而是主张相对平等,比如对亲人给予九分关照,好友给予七分关照,一般朋友给予五分关照,熟人给予三分关照,这样就“摆平关系”了。

当然这样说或许有人会觉得过于“绝对”,不过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人情的社会,所以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一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规律。且不论弊端与优势,在西方国家和东方社会,在圈子中经营好人际关系都是必要的。

美国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在撰写的经典MBA教材《组织行为学》中指出,一个典型的首席执行官的时间分配中,至少25%该用于人际交往,而社交型CEO在人际上花的时间可能更多。这里的人际,主要指的是与董事会、大客户及公司之外的各界高管。这是把搞人际关系学术化了。

如果连美国管理学界都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搞人际关系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在中国社会的实战领域,人脉的维系所占时间及精力的比例,就远远不止于此了。作为一个圈内人,我认为要想在圈子中成功,有三个关键词——“成本”、“人情”、“口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