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关》 十(1)

出关 作者:李镜


从花石峡出发之前,我们这些被编入骑兵师的战俘曾有过短暂的兴奋时刻。

兴奋来自于我们准备的一次大行动——如果不是后来突然发生的一切,那行动十有八九会成功。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已经基本统一了认识,决定接受整编,并且已经顺利地编成了四个步兵营,每个连还配了二十五支枪。按照西宁方面的安排,骑兵第四旅旅长马成义带领四个营由花石峡出发到河口,与从西宁、凉州方面来的队伍会合后,四个步兵营再分别归建。而属于九团的另外三个骑兵营直接从西宁出发,到河口后再归到马成义第四旅麾下。

这就是说,从花石峡出发时,我们这支一千六百多人的队伍里,除了一百多名各级马家军官佐外,其余一千四五百人全部是清一色的红军。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三百多支枪!尽管枪支破烂不堪,但毕竟还有能用的,以三分之一能打响算,也有一百多支。一千四五百人、一百多支枪,对付一百多人、一百多枪,我们有绝对的优势。既然有了如此天赐良机,我们为什么还要跟着马家军跑?即便都是抗日,我们也要回到陕北去,归到八路军的名下!之前接受整编,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了回到组织的可能,我们为什么不行动呢?

我们几个干部骨干碰头后,刚说了几句,就发现大家不谋而合。当时我们确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和平方案”,那就是仗着我们人多势众,在行进途中,出其不意地向马成义提出“分道扬镳,放我们奔陕北”的要求。如果这一着能实现,双方不用兵刃相见,是最理想的。如果“谈判”失败,就采取第二套方案,即“武力争取”,这是不得已之举,但也是最可能之举。接下来,就如何具体实施作了详细研究,确定了起事的时间、暗号,各营的具体任务,甚至连如何对付某个官佐都作了周密安排。大家认为,行军时队伍尽量拉长些,甚至可以佯装掉队,让那几个马家军顾头顾不了尾,顾左顾不了右;地点最好选在山垭口的拐弯处,以免全部暴露在敌人的眼皮下。当时程子和还抬头看了看天,说:“要是老天帮忙,路上再下场大雪就好了!”

定下行动方案后,我们又秘密通知到各营各连各班。我们准备的周密程度连我们自己都感到吃惊,仅仅吃晚饭的一个小时,补充团全体自己人都得到了行动通知。包括那些被留下来不上前线的,大概也有一千好几百人,在确定行动方案时,把他们也考虑进去了,怎样联络,怎样协调行动,等等。走的不走的,全团三千人都很兴奋,互相打气说:“太好了,三千人哪怕最后能回去两千人、一千人、五百人,也是胜利!”那天吃晚饭,大家见面,脸上都放着光,眼神神秘兮兮的。

马成义终于看出了些什么——尽管我们再三交待,一定要稳住情绪,平时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千万不要让敌人(由于我们将要采取的行动,此时,马家军又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有所察觉。但几个年轻人还是轻率了些,在吃罢饭后唱起了已经好久没有唱过的民歌。那些民歌流行在川东北一带,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时,几乎人人都会唱几首——马成义就是从那几个唱歌的年轻人身上觉察出了些什么。他们唱歌时被恰巧走过的马成义听到,他们唱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脸上洋溢的神采让人生疑。马成义在他们跟前站下,诧异地看着他们。他们看到马成义,歌声也立即打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