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荆棘时代》 宽恕(2)

荆棘时代 作者:陶晓智


2

2006年,“海之林”旁边,两个地块推出,底价分别是4亿元和8亿元,海都公司做了仔细的可行性分析,如果保证30%的销售毛利,就算有黑马杀出,那么两块地的心理价位也不能超过6亿元和11亿元。

协议拿地时,几个有意向的关系不错的开发商,为求得在土地势力划分中的最大所得,会组织起来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商量一个能够接受的价格,然后瓜分土地归属,退出的将会在下次得到机会,这样就可以维持利益的均衡。这是开发商应对政策的一种潜规则。

虽然这次是拍卖,但潜规则的道理是相通的。提前划分好,就不必自相残杀,最后以小的代价取得土地。

如果没有黑马杀出的话,基本上结果都是按潜规则确定的。深谙此道的许柯,自然是提早就互相通了气,做足了文章。各方利益,甚至包括政府在内,都已考虑过,打过招呼。临拍卖前,许柯得知大成集团可能会参与,但分析其出手可能性也不大。

自从罗杰任副市长之后,黄兆安失去了原来的政府资源,也失去了原来那种大开大阖的气势,长时间待在澳大利亚,很少回国。

两块地,先拍的一块是差的。如之前所约,几家开发商象征性地举了几次牌之后,就放弃了。就在拍卖师喊出“4.2亿元,3次”,准备落槌之际,大成集团的“666”号突然举牌应价。

现场很快变成“591”与“666”之争,4亿元的底价迅速飙升到6亿元,这是海都公司预期的价格,再超过一点点,就准备撤出了。

拍卖场上鸦雀无声,都屏息观战。价格是海都公司举起来的,“666”保持沉默。许柯不知大成集团会不会跟进,心中也有些紧张。

“心之湖”的2000多亩地,当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大成集团。当年,大成集团就喊着要不惜一切代价狙击海都公司,一定要拿下的那个地块最终也成了海都公司的。

许柯估计,大成集团只是想提高拍卖价格,抬到高位后再撤出,重重地闪一下海都公司,让海都公司高价吃下却难以消化。如果猜测没错,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提前撤出,让大成集团骑虎难下。

拍卖师叫到第三次,“666”号牌子又举起来,喊道:“加3000万元!”一次加价的基价是500万元,3000万元是将海都公司往绝路上逼。

如果再举一次,估计大成集团不会跟进,地就是海都公司的了。价格太高,海都公司没有信心做好。放弃,还有一块更好的,即使实力如大成集团,也不可能在这个区域以这么大的代价拿下两块。所以,下一块地,海都公司还有机会。

许柯请求暂停两分钟,他电话请示郭枫啸,郭枫啸说现场全凭他做主。

放下电话,许柯决定撤出!就算大成集团真的想要,那也只能如大成集团所愿了。

暂停时间到!当拍卖师喊出“6.3亿元,3次”时,场上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海都公司。

许柯转了一下手中的“591”号牌子,轻轻放下。

锤子重重落下,全场掌声雷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