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这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比喻说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键要看是否适合这个国家的国情,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问题。知耻而后勇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饱受苦难和屈辱的中华民族才能完成和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件大事,才能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重任在肩,勇于担当!
我们在参观了位于伊犁州人民公园内的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后,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各族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因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
回顾新中国成立前新疆那段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的动荡岁月,就能深切体会到如今安定团结的生活环境,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新疆的乱世危局
辛亥革命后,杨增新夺取了新疆的革命政权,就任民国时期新疆首任都督。杨增新工于心计、善于权谋,他策划了伊犁兵变,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等惨遭杀害。
杨增新颇有才干。他执政之初,新疆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边境沙俄虎视眈眈,时常派兵劫掠骚扰;疆内帮派活动频繁,大小势力割据一方。杨增新要想巩固自己的政权,就要打一派拉一派。他对自己的亲信说,要稳住新疆,必须“一面与伊犁联合,一面设法收拾南疆”。
杨增新利用买通暗杀、离间分化、高官厚禄引诱、调虎离山等策略和手段,相继剪除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他用了4年时间,稳定了新疆的局势。
杨增新有句名言:“新疆乱世是绝地,治世是桃源。”
包尔汉在《杨增新统治时期》一文中说,杨增新留给他的印象是:内心阴鸷,善于机变。表面上没有官僚气派,平易近人,健谈风趣,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
杨增新为官期间,清正廉洁,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在新疆官场有着不错的口碑。而且,他办事干练老辣,谨小慎微,很得上司赏识。
新疆文史资料记载,杨增新勤政清廉。他整天办公,批阅公文,每晚很迟才就寝。其副官说,杨将军很少按时睡觉,有时在书房批公文晚了,就把卷宗当枕头,躺下就睡。第二天起来,他把脸一抹,接着办公。
杨增新为掌握新疆各地的情况,秘密安插了各路眼线,地方官员有个风吹草动,或是地方上有大事小情,他都能及时了解。有人开玩笑说“哈密一只臭虫发烧,杨将军都会知道”。这虽是个笑话,可见杨增新心机之深。
杨增新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新疆的“稳定”。杨增新统治的16年,是新疆近代史上最安定的时期。因其保守愚昧的执政理念,新疆长期封闭落后,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当时的迪化虽为新疆首府,市容却较为糟糕,既没有标志性的宏伟建筑,也没有宽阔整洁的街道。一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市区一片泥泞,出行艰难。杨增新反对开办现代教育,主张文化复古。因此,新疆的教育水平低下,迪化除了一两所初级小学外,连中等、高等学校都没有。
杨增新在内政上不断遭人诟病,但他在外交方面却颇有建树,得到后人的认可和肯定。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周轩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杨增新确信“新党必胜”,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对帝国主义的干涉采取中立态度,使新疆收回丧失数十年的关税权,沙俄强加的治外特权被取消。面对俄国内战,杨增新严守中立,保境安民,驱逐入疆的白俄残部,使新疆不受俄内战的侵扰。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权益问题上,杨增新据理力争,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冷静,作为一个从旧体制存活下来的官僚,这是难能可贵的。比起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的崇厚,杨增新还是值得赞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