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春是绚烂人生最明亮的底色(3)

青春电影手册:影史100佳青春电影 作者:程青松


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拍过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

程青松:你开始提到的那个三城计划,北京的故事、台北的故事,还有香港的故事,香港的没有拍是不是?

王小帅:香港的没拍。

程青松:就只拍了北京的《十七岁的单车》和台湾的《蓝色大门》。易智言的《蓝色大门》也被视为青春片的代表作。

王小帅:当初并没有明确都要拍青春,只是三个城市的各自故事,我们那时候都刚刚出道,正好就代入我们的感觉,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青春。

程青松:青春片并没有被电影研究者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来解读,但是翻阅电影史,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拍过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甚至有些导演一辈子都没有走出他的青春期。

王小帅:青春片不是类型了,它是一个剧情概念。你回头看,这些导演在第一次、第二次开始拍片的时候都很年轻,你说新浪潮,戈达尔虽然年纪大点,但其他导演几乎都是二十五六岁、二十七八岁、三十岁就开始执导,那个年龄是一个人感受力最强的时候,他一定是把他成长过程中积攒的最强的情感做了一个爆发和描述。

程青松:青春期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容易写出复杂性来,挖掘出来很多东西,把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到作品中。

王小帅:好的导演或者作者型的导演,最终都是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程青松:看《十七岁的单车》的观众,肯定是不看《小时代》或《栀子花开》的观众。很多人不一定看到你的《冬春的日子》《扁担姑娘》,但是说到《十七岁的单车》,甚至有很多学校的老师,都会推荐这部电影给学生。《十七岁的单车》在你的作品中,你把它放到什么位置?

王小帅:它确实是我的作品中流行的程度(最大)、传播时间最长的一部影片,虽然没有公映,但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公映,反而引起别人的好奇。

程青松:没公映的电影很多。

王小帅:在观影过程中,普通观众没有失望,另外我觉得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程青松:两个男孩的命运或者说遭遇对大家有代入感。

王小帅: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某种更广泛意义上所谓的成功的话,肯定是要抓住共鸣。“单车”的故事不枯燥,有很强的故事性,意料之外还带来一点点诙谐。它让观影的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你说的有角色的代入感,爱情、财富、外地人的生存,会给他们带来这种认同。

观众愿意看到电影中的人物被压抑之后的反叛。虽然“单车”的反叛就是一板砖,但是毕竟内心得到了宣泄。他们这么年轻,社会压力如此之大,很轻易就受到挫败,观众的共鸣在两个男孩身上得以找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