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品义士 作者:尹剑翔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公司或是一些高校上一些公益课。课上多了,就多了一层体会,最直接的感触是:当代的青年到底怎么了?

在他们的身上似乎缺少了点儿血性!缺少了点儿骨气!好像还缺少了点儿正义感!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精神气质的匮乏!

我思索良久,觉得这似乎不是个别的现象,青年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投影罢了。

也许有人说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多,让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也许有人会说舶来的思想已经把本属于中华民族固有的信仰打破,但是我坚信这些活在当下的青年,依旧还保存着那丝朝气和幻想,这些正能量就蕴含在他们的血液和骨髓里,不曾消亡!

如何才能唤醒这种潜于他们心底的能量,是一个深奥且充满了挑战的课题。

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心里突然有了种莫名的躁动,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

金庸先生曾在深圳演讲,谈及“当代人最需要继承和提高的是什么?”的时候,他说:“现在中国最缺乏的就是侠义精神。”

对于金庸先生的这句话,网友们立即吐槽,纷纷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侠义精神”是历史产物,已经过时,就像美国西部牛仔一样,鼓励用暴力解决当下的矛盾,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能有什么好处?

面对这样的分歧,我一直在想,侠义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有人把“侠义精神”等同于打打杀杀的侠客行为,认为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就是“侠义精神”,我认为这种看法有着极大的片面性。

封建社会以来,中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上很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救助,“侠客”的形象就应运而生,不管是东方社会的江湖大侠,还是西方的佐罗,他们打抱不平、救危解困,受到人们的爱戴。

换句话说,侠义精神并非挑战或者推翻现有的社会制度或者法律裁判,而是对国家制度出现空白后的一种民间力量的补救。单个的侠义精神体现在救助困难群体,而放大了的侠义精神则是民间力量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态度,即所谓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当你在公交车上遇到扒手,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是侠义精神;当你面对贪污腐败忍无可忍,敢于检举揭发,这也是一种侠义精神。

《感动中国》节目中有一位王选女士,她坚持多年通过诉讼,为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讨回公道,这些受害者和她非亲非故,但这件事她义不容辞地做了,并为此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这更是一种侠义精神。

我想说,侠义精神不是对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陶醉,而是民间力量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努力补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我们不缺少这种精神,缺少的是重新唤醒这种精神的良知和力量。

现实主义的蒙蔽或许能让这种豪情一时消减,但这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精神不会消失,因为我们民族的血管中一直流淌着“侠义”的血液,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侠义精神”。

我想借这本写古代义士的书,让我们在一个看似繁华,却近乎绝望的时代里,理解生与死的迷茫,破碎与希望的意义,让我们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人生,有勇气抗拒来自生活的压力,有勇气与非人道的行为作斗争,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组织起了十几万字的文稿,绝非易事。不多求认同,只希望大家对我的写作初衷多一些理解,这绝对不是一本弘扬武侠精神的小说读本,而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义士散文。

最后要说,我也想做一个生活中的“侠义之士”!

尹剑翔

2014.6.3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