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错高传说 (1)

神的孩子去西藏 作者:李初初


如今的错高村,整体上还依然保留着原始高山森林居民的风俗习惯,村庄布局相对随意。整个村落相对狭长,弯曲的小巷中多是传统的两层透风建筑,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一米来高的院墙,不规矩地围起院落,石墙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劈好的木柴,堆得老高。村民的农舍屋顶用木板搭成,木板上用各色石块排列有序地隔放着,深褐色房檐倾斜而下,这倾斜的“人”字型,是从当地雨雪多的气候特征考虑的,以便排流之需。

从卓玛的商店上方望过去,可以看到村中一根高立的经幡柱,擎着大大的风马旗在风中招展。一位长者介绍说,这是西藏最高的经幡,高38米。旁边有另外的老人马上纠正说,“是工布最高的”。至于到底是不是“西藏最高”,或者说“工布最高”是不是名副其实,还有待考证,但每年正月十五附近村庄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这儿,举办非常严肃的“树经幡”活动,这是与本地神祇——空行母的一种互动节目,全村人都得带上自家打扮得俏丽的松树枝围坐于此,煨桑、撒青稞。而且传说每年一次新换的旗竿竖立起来时,便会从东方飞来两只鹰鹫,它们只在旗竿上空顺时针盘旋三回,便飞向远方。当地人认为这是空行母在专门前来加持新立的经幡。

这一天,村里举行的祭祀活动还包括“梗舞”和“谐钦”,他们会穿起华丽的传统服饰,戴上奇特的神话面具,以歌舞来驱邪逐魔,祈求平安与吉祥。

阿佳巴拉的妈妈罗布卓玛已经86岁了,是错高村的村寨之宝,她与年龄已近70的“小卓玛”,是对错高村历史最了解的人,每年她们会在新年的梗舞和谐钦上,用歌唱的方式讲述错高村的来历与种种传说。与林芝地区大部分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新年与拉萨等地的藏历新年时间一致,放在藏历正月初一过,而不是工布新年那样每年藏历十月初一过。而且,错高、扎拉等巴松错周边的村落的方言“康卓巴盖”,也与工布藏族方言不同,这里的很多词汇,发音与英、德、美、法等国的词汇相通,其语源最接近英语,比如“吃”的发音,康卓巴盖发成“易”,与英语“eat”基本一样。

可惜阿佳巴拉对这些没有太多的兴趣,母亲的歌喉没有能够传承到她身上。后来挑了一日,在阿佳巴拉哥哥家,我们专门拜访了罗布卓玛和小卓玛这两位老人,请她们给我们讲述本村的传说,唱谐钦,但由于天气寒冷,加之担心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只进行了不大一会儿时间就中止了,倒是吃到了错高村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美食——土豆馅的藏包子。

在老人讲述的故事里,巴松错以前是一个红颜色的湖泊,湖的周围有四棵树,其中两棵分布在扎西岛的两边。第三棵在错高村通往结巴村的路上,在现在的西班牙餐厅下一公里左右。第四棵树分布在第三棵树的湖对岸。这四棵树都生长在湖水里,格萨尔王必须要把这四棵树合力砍掉,巴松错才能成为现在宁静和谐的模样。当时格萨尔王才8岁,为了验证自己能不能战胜魔鬼,战斗前先在错高村头现湿地的位置上对着湖西岸的山体试射了一箭,现在那座山体上还有一个大洞,传说就是被格萨尔王的神箭射中形成的。

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魔鬼,砍断了恶魔之树,并把魔鬼的肝压在了石头下面。现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是巴松错传统的转湖日,传说那天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上,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相信那是神湖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