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山不老吉隆沟 (3)

神的孩子去西藏 作者:李初初


周围雪岭连绵,冰峰高耸;雪线下危崖峭立,葱郁满坡;平坝上绿草如织,繁花似锦;沟谷中幽涧飞瀑,气势恢弘。神奇的吉隆风光,恰如一处自上而下、立体分布的浓缩盆景,仿佛把不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景观集于一身,层次分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雪岭冰峰,天光浮云,宛如藏民族传说中的香巴拉。

从吉隆镇出发,一条砂石公路穿过种满青稞和油菜的农田,向西南方向行进两公里,就来到了吉甫大峡谷。这条峡谷由吉隆藏布在岩层断裂和河水深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起于上方的吉隆镇邦兴村,止于下方的吉甫峡谷谷口,全长15公里,最深处高度超过300米,谷宽20~50米不等,因峡谷对面的吉甫村而得名。吉甫大峡谷最险峻奇秀的地方位于一片平坦开阔空地的边缘,那里修建有停车场、观光亭、护栏、厕所、垃圾桶、石阶甬路等旅游附属设施。停车场东面,一条石阶甬路曲折蜿蜒通向山崖上的观光亭,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总揽峡谷全貌。

吉甫大峡谷终日水声隆隆,深不见底,一座吊桥凌空飞架,连接峡谷东西两岸,上面挂满了五色经幡和飘舞的哈达,偶有藏民背筐牵牛在吊桥上从容走过。吉甫吊桥是吉甫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是2006年由国际援助组织援建,由一位瑞士女工程师设计并指导安装的一座钢索桥,桥宽1.5米,长60米,桥面距水面250多米。在吊桥上每走一步,桥面都会略有起伏摇晃,令人胆颤心惊、裹足不前。然而,吊桥上面却是吉甫峡谷的最佳观景点之一。从桥上俯瞰峡谷,咆哮的吉隆藏布其实在视线里已是草蛇灰线,痕迹恍惚,唯有冷凉而湿润的谷风,不断加深俯瞰峡谷时的心理恐惧。

过了吊桥,西侧有一条曲折蜿蜒的石板甬路通向吉甫村,吉甫村是一个背依雪山面对峡谷的小山村,只有十几户居民。路边依山形地势分布着整齐的菜畦、农田,粗大的黄果树将多以石头垒成的藏式民居掩映在浓绿青翠之中。藏语“吉甫”有离开、分别之意。相传当年松赞干布为促进蕃尼友好交流,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时,尼泊尔的送亲队伍一直送到这里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吉甫村也因此而得名,这条山路也成为历史上“蕃尼古道”中较为著名的一段。

杜鹃花之路

从距离吉隆镇最近的乃村,到中尼边境的热索,隐藏在吉隆东南部的一个个原始古朴的村庄,用不同的精神风貌,连缀成了一条经典的驾车加徒步旅行线路,熟悉该路线的人称之为“杜鹃花之路”。而实际上,其令人惊讶、窒息的气质及美丽,远远不止这些。

在喜马拉雅多年的行走,我进入过许多仿如天堂的梦幻之地,但都没有一个地方能如乃村这般与天堂无限接近。“乃”在藏语中有“座位”之意,意即“神灵开光过的圣地”,在藏语里,这不是一般村庄可以随便叫的名字。乃村从地势上看很像是一个如意宝座,相传阿底峡受邀入藏时,先从印度来到尼泊尔,再从热索入境来到吉隆,在乃村住过一年,并开光加持了此地。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当时阿底峡从山上往下面看,一眼看到乃村根本不是人间,就是天堂。这虽然只是传说,却也说明乃村的风光绝非寻常。

乃村位于吉隆镇正北方高耸的山顶上。这里是人们看雪山、观晨云、赏落日,领略吉隆民俗风情的最佳选择。从姆拉山脚下的大草坝开始,盘山去乃村的“之”字形公路,经过连续性的11道拐弯,便直通向云雾掩映的山顶。这条公路于2008年建成,在这之前,村民们上下山要走大山两侧蜿蜒在沟谷、丛林里的小路,运送货物要靠人背牛驮,有几户村民买了农用拖拉机也要先拆成零件运上山再组装。沿这些小路上下山,是徒步乃村的佳线路,上山须费时两三个小时,下山轻松,一个小时足够。曾有介绍说,村中现在还有年轻人挂绳索于南部悬崖,借以抄近路上下山,惊险刺激,我们没有能够找到,也不曾尝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