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这半天,终于聊到了咱们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核心力量。
当然,既然还是第五等,而不是更为基础的第六等,那么人数肯定还不是最多的。它多少还有点儿门槛。而发烧友们的确是业余爱好者的中坚,他们貌似已经懂得不少,达到这水平又不至于需要特有天赋或者花特大精力,人数不是最多但也已经非常多。他们很活跃很积极,总是在拍摄,又总是在交流,在各种人群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大多数的摄影论坛是他们的天下;在现实生活中,你只要到任何有点儿风景的地方,就一定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典型的样子是,他们斜挎了一个摄影包、胸前挂着一个单反相机,机械地重复着对着哪儿摁一张,然后低头看一眼相机屏幕的动作。
发烧友阶段,好像是从对摄影开始发生兴趣,发展到成为摄影票友或者摄影家的必经阶段。
啥叫“发烧友”?“发烧友”这个叫法最早是由香港的“音响器材爱好者”发明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音响器材核心之一的功放还是以电子管的胆机为主的,那玩意儿发起热来很是厉害,而香港的天气炎热,空调在那个时代还少见呢,所以他们把玩器材、欣赏音乐时,就难免热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一副发烧了的模样,时间长了,他们就号称自己是“发烧友”,渐渐这个称号就流传开了,变成“音响器材爱好者”的俗称。再慢慢地,人们就把各个方面比较执着地折腾的那些热爱者通称为某方面的“发烧友”了,什么手机发烧友啊、汽车发烧友啊,等等。
发烧友的使命是,总试图寻求一种技术上的极致。音响器材当然就是用来听音乐的,但发烧友的目标是,听到“HiFi”到“end”的音乐—比如让音响器材里发出的声音听上去无限逼近现场的原声。于是,你就知道了一堆他们发明的、用来衡量音响器材效果的名词儿,什么“分辨率”、“定位”、“动态”、“松香味”、“空气感”......然后,就有很多发烧友已然把听音乐本身放在一边,成为彻底的器材调校专家。
眼熟吧?换到摄影这个领域里就只是换套词汇而已,什么“锐度”、“色彩”、“反差”、“德味”、“油润”......人类的历史就只是不断地重复,人类的不同领域也都只是各种复制,人就玩不出什么新鲜花样儿来......摄影发烧友们也都是在寻求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上的极致,他们研究各种相机、各种镜头,在拍摄的时候研究各种参数设置和各种拍摄方法,一边试图找到一个最完美的套路,一边以评价器材和套路为乐趣。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里就把“摄影”这个楼给盖歪了—他们不知不觉地迷上了摄影器材本身,变成了精密光学仪器工业的爱好者、研究者和收藏者,而渐渐在不知不觉中把产出照片放在了次要地位,甚至拍摄照片只是为了实证某种器材方案的某些性质—是啦,这拨儿人改行当了器材党。人对器材的追求可以说是本能的。因为,由器材的好坏导致的照片的差异非常明显:他们的专业器材拍出来的照片又精细、又鲜艳,还特有立体感,而俺用山寨手机拍的又糊嘟嘟又污秃秃还板了吧唧。怎么会这样呢?嗯,得好好研究一下;CMOS,14bit、拜尔结构、低通滤镜,萤石、UD、非球面、IS,双高斯结构、反望远结构......很快结论就有了,那就是:原来越贵的器材就越好。这可真让人伤心......那,就得再研究一下,在自己有限的预算之内怎么样达到性价比最高。一个大变焦的旅游镜,还是三个定焦头的组合,或者一个主机一个备机......嗯,是不是尝试一下最新款的那个微单,又有仨月没去五棵松花钱了......
得说这楼的确有点歪大发了,彻底歪到器材党地步的发烧友不能叫摄影发烧友。摄影发烧友还是一边烧器材一边烧画质乃至烧画面的—他们最终还是要画面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