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雅人深致——“抒情”与“言理”的交融 5

唐宋词经典 作者:杨雨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几句显然是苏轼的揣测之辞。柔奴的豁达让他深深感动,所以他想象着,在柔奴陪伴王巩南迁的那几年里,柔奴一定像在京城老家的时候一样,自己创作、自己吟唱那些美妙的歌曲。当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的朱唇皓齿中传出来的时候,就好像习习清风拂过,雪花漫天飞扬,让炎热的岭南顿时变得清凉、舒适起来。一场改变人生的灾难,就在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中,转变为人生的一场意外收获了。

如今,逆境过去了,他们都获得了朝廷的赦免,可以回到京城。在重聚之前,苏轼满以为朋友也许已经被这场灾难折磨得憔悴不堪了吧?他带着满腹自责再见到王巩和柔奴的时候,他惊讶地看到,当年那个清秀美丽的柔奴,在几年的苦难过后,居然“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千山万水的跋涉,非但没有让柔奴的面容变得粗糙、憔悴,反而显得比以前更年轻了。当她淡淡地微笑的时候,笑容里仿佛还带着一缕梅花的清香。岭梅应该是指庾岭的梅花,大庾岭在今天的江西,是柔奴由南北归的时候经过的地方。这里将柔奴的笑容比做庾岭的梅花,也是有双关的含义,既指出了路途的遥远艰辛,也暗示了柔奴没有被苦难压倒,而是像梅花一样凌霜傲雪,坚贞高洁。

显然,柔奴的年轻和美丽,让苏轼倍感惊讶。是什么力量,才能让一个生活艰辛、备受折磨的女子如此从容和淡定呢?于是,既好奇又感动的苏轼忍不住追问了一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岭南的生活应该很艰苦吧?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柔奴没有正面回答苏轼,岭南到底有多艰苦。这说明,在柔奴的心里,物质条件的艰苦她并没有放在眼里,只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再苦她也能从容面对。一个身份低微的侍妾,她固然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很平淡,却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