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色的“黄金” 11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作者: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


于是,曹小林发家致富了。致富后的曹小林也像贺志良一样去影响别人,他举例说:“2008年,县果业服务中心组织人到我的果园参观后,苹果树大改型及富锌、富硒、SOD功能保健苹果生产便在全县推广开了!”

望着曹小林那得意的微笑,记者问了一个曾问过很多成功果农的问题,“假设你原来的酒店给你5000元一月,你还会回去吗?”

这本是一个假设--可曹小林却一下收起笑容,认真地回答道:“我肯定走不了了!除家里原有的8亩苹果园外,2009年,我又买了30亩荒地平整后栽上了苹果树……”

同 样在吉县苹果生产中发生过重要影响作用的还有东城乡太和村一个叫冯晓林的果农--需要说明的是,知道冯小林是因他的父亲冯三绪--这也是一个凭着苦干后致 富的果农。在老汉早以满足淡定的心中,有一个令他时常伤感的遗憾:多年前,因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儿子冯晓林13岁就失学外出打工,每天挣1.5元。为 了不让小女儿重蹈旧辙,1987年,冯三绪把11亩承包地都栽上了苹果树,5年后,当苹果树挂果时,在临汾某饭店打工的冯晓林夫妇俩也“多年的媳妇熬成 婆”,饭店包吃包住,小两口一月能净挣5000多元。但冯晓林也和曹小林一样毫不犹豫地回家同父亲一起经营起了苹果园。他说:“我的根在东城乡,我的希望 也在家乡这片土地上……”

冯晓林与他的父亲冯三绪很成功。两年后,电脑、电视等家电齐全,还买了两辆摩托,一辆三菱汽车和一辆三轮。冯晓 林的姐姐在临汾买了套14万元的房子,他与父亲一商量,毫不犹豫地给姐姐补贴10万元。冯三绪原准备把冯晓林的房子修在城里,但儿子说:农村空气好,买米 买面只需一个电话就会有人送来,何必到城里去凑热闹。于是,17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就修在了东城乡太和村。

有文章报道说:“吉县九万余人谋一果七十二行得一利”。

文 章描述:“父亲跑运输、母亲忙分捡、子女们忙销售和贮藏……吉县人围着苹果产业忙挣钱。文章还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中国首 届博览会苹果类金奖”后,“壶口牌”等品牌苹果凭质量跻身于全国优质水果行列,不仅远销广东、北京、广西等20多个省份,还出口到俄罗斯、越南等国。

果业发展也推动了社会治安、风气、信访等情况的变化。1990年就从事信访工作的县信访局姬局长说:从前,农村穷,村民们常为地里的一点菜不见了、村里 为公益事业收了几元钱之类的小事上访不止。这些年,大家都在忙苹果的事,我们局接待农村上访的人数越来越少。特别是2009年以来,吉昌、东城等8个乡镇 基本上没有上访的了。姬局长解释说:衣食足,礼仪兴。谁愿意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闹矛盾或上访?

“民生工程”再次起跳

被采访过的人都公认:在吉县苹果生产历史上,毛益民是一个应打上着重符号的人。

过去的很多采访,记者面临的常是些泪流满面、呼天抢地地控诉官员强拆强占之类的百姓,在疑官仇官已不是个别现象的如今,数量众多的吉县果农却一再呼吁记者宣传他们的书毛益民。

果农们说,“毛书记在我们县虽是大人物,但他是那种身居高位仍懂得去做平常人的人。”“他亲民爱民,肯帮老百姓!”

毛益民“肯帮老百姓”倒一点不假,记者能知道他,就是因他同县长刘奎生及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到北京、太原等地帮果农推介苹果而惹了“祸”。网上说他们“作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