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座耄耋老矿的奋进之路 2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作者: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


1943 年1月,石圪节被日寇占领,成立了“山西煤矿黄沙岭采炭所”,石圪节的工人陷入了更加悲惨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实现“以战养战”,多出煤炭,日寇在石圪节 实行野蛮残酷的法西斯统治,架电网,建炮楼,还利用汉奸特务监督管理,矿工稍有闪失,就会被送进“阎王殿”--三角院,轻者挨皮鞭,坐老虎凳,上吊人杆, 重则开膛破肚,点天灯……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三角高墙院,活像阎王殿。皮鞭老虎凳,剥皮点天灯。抓进三角院,很难保性命。”矿工们在鬼子的皮鞭、棍 棒、刺刀下从事着繁重的劳动,“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石圪节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就这样,在石圪节建矿以后的二十多年 中,石圪节的矿工先后饱受了地主资本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受尽了艰辛和苦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石圪节的矿工很早就自发地进行 了抵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目标,每次反抗都在资本家的镇压下惨遭失败。

血腥的欺压萌动了矿工寻求自由的斗志,革命的火种触燃了劳工当家做主的迫切愿望。1938年,八路军总部两次派康克清同志到石圪节开展工人运动,发展党的 组织,并在石圪节建立了党支部。面对资本家和日寇的残酷压迫,石圪节的矿工在党的领导下,采取组织怠工、破坏设备、偷运机器、放水淹井等方式同资本家和日 本鬼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矿井几近瘫痪和停产。1945年8月18日,英雄的石圪节矿工在八路军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石圪节从此回到了人民 自己的手中,矿工终于获得了新生。翻身做了主人的石圪节矿工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感激之情,迅速恢复生产,肩负起支援解放战争的光荣使命。他们提出了“一吨 煤炭,一发炮弹,多产煤炭,支援前线”的口号,奋力进行煤炭开采,全力保证军工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

改天换日 扬眉吐气

矿 山回到矿工的手中,矿工成为矿山的主人。人民办矿为人民,办好矿山效党亲。新中国成立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为了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石圪节人主动 提出了“增加煤炭,支援祖国建设”的口号。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石圪节决定进行技术改造。但新中国初创,财力维艰,物资缺乏,依靠国家 根本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石圪节人又提出了“以矿为家,以煤为业,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口号,他们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不等不靠,发扬太行山 区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以主人翁的昂扬姿态,因陋就简,靠自己的力量干、创、造,开始了石圪节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全面改造 了通风、运输、提升、排水、供电等环节能力,改造了采煤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全员工效由0.743吨/工提高到1.273吨/工,生产能 力由5万吨提高到15万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过第一次技术改造,尽管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使石圪节人并未感到满足,为给国家多出煤 炭,更有力的支援国家建设,他们于1958年开始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第二次技术改造。为保证生产和改造两不误,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就如何施工总要进行反复 研究和讨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职工人人想办法,个个出主意;面对人力不足,材料供应不上的困难,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大胆创新,攻坚 克难。就这样,经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矿井提升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将单罐笼提升改为双罐笼提升,提升能力增加了一倍,同时,还对通风、 排水、运输等其他系统进行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改造,经过第二次技术改造,全员工效提高到2.005吨/工,原煤产量由15万吨提高到30万吨。通过这次改 造,使矿井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生产不断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