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男人是如何走向消失的?(3)

中国男人书 作者:《新周刊》


来自联合国的性别权力测度表明,从2003年起,美国的女人财富首度超越男人,而日本超过一半职业女性创造的企业获利为所有企业平均值的两倍。在职场上,男人需要调整心态,重排自己的成就序列。一个精神上富足且自信的男人,有观念影响力,同样能获得尊重,哪怕他的地位并不高,赚的钱并不多。

男人的魅力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你不是一个好的商人,可以去做一位生活家,经营情趣;你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还可以尝试去做一名不错的演员……以此类推,万种可能。性别的解放,有时也可以引发人生的解放。

中国的男人正在走向坍塌,却在错误的方向使力,停下来想想再出发,貌似也不错。

中国男人一百年

1910—1920 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变革洪潮,充满了“以天下为己

任”的雄心壮志。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知识精英为代表的新锐党人活跃,推翻了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时期,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新知识分子开始思想变革,从法国归国的陈独秀和蔡元培、从日本归国的郭沫若和鲁迅、从美国归国的胡适和蒋梦麟是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他们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号召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

1920—1930 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中国第一批现代化军官阶层正在形成,投笔从戎的有志青年响应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纷纷喊出了“到黄埔去”的热血口号,他们以“亲爱精诚”为校训,高擎“爱国、革命”之旗,不少学员尔后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军力。年轻人们穿上戎装,投入到风雨飘摇的大时代中,他们的雄心壮志和民族振兴的崇高理想不曾磨灭,滚烫的热血精神在八十七年后依旧沸腾。历史洪流从不停歇,但青春亦是无悔,强我中华的血性男儿在岁月中永存。

1930—1940 海派男人红遍整个30年代,他们的生活态度全盘西化,颇具摩登感。他们吃西餐、跳社交舞、看好莱坞电影,街头西装革履的比比皆是。鲁迅曾说:“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的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30年代海派男人引发了不少论战,1934年,《新中华》以《上海的将来》为题广向文界征文,引发了茅盾、郁达夫等左联作家的纷纷讨论,他们把上海男人的这种形象定义为“四不像”——“不像洋不像土,不像男不像女”。

1940—1950 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所学校的教授学子,能像40年代的西南联大那样星光璀璨。抗日战争的八年里,这所学校不仅汇集了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等大师学者,还培养出杨振宁、汪曾祺、李政道等一批著名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学风造就了40年代知识分子的风气与风骨?殷海光是这样回忆的:“西南联大校园内的风光,就是一个小型的‘五四’。我们的学校,可说集了‘五四’的精英:从保守到维新,从全盘西化到本位文化,从楚辞到莎士比亚,从老庄到休谟,形形色色,好一个‘文化的共同市场’,真乐坏了我们那些青年的顾客!”

1950—1960 这是一个单纯朴素的年代,战斗英雄开始成为大众偶像,也成为新的中国男人形象。随着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人成为这个时代独有的红色英雄群体。

1960—1970 一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让人们记住了大庆铁人王进喜;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全中国都知道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一本《雷锋日记》,让全国上下都开展起了学习雷锋活动……在集体主义的时代中,这些中国男人被塑造成“榜样”形象一一登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