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评《屠格涅夫传》(3)

屠格涅夫传 作者:安德烈·莫洛亚


莫洛亚的书的另一优点是以专章分析屠格涅夫的创作艺术。这一章带有论争的性质,反映出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在当时西欧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代替的状况。莫洛亚因时人狂热地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贬抑屠格涅夫,深为愤愤不平。他幽默地讽刺说:“文学论争是人世间激烈而又毫无价值的一种舌战,倘若没有这些无聊的舌战,世人仿佛觉得他们短暂的人生过于漫长。”他中肯地指出,“我们文学上的选择和偏爱,都取决于我们的感情和精神需要。”针对时人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责备屠格涅夫艺术天地过于“狭窄”的见解,他说:“一部作品的质量优劣是不能以它所描绘的事物大小和重要性来估量的。”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何况屠格涅夫以自己的作品反映了足足四十年的俄国社会生活,其艺术天地也应该说是宽广的。但莫洛亚的分析也是对的:文学的广度和深度并不永远成正比,“一小幅描绘得惟妙惟肖的画,要比一幅‘不精确的宏伟壁画’更能使我对人类有所了解”。他说,《猎人笔记》只塑造了屠格涅夫庄园斯帕斯克村附近的几个农民形象,却比浩瀚冗长的俄罗斯历史更能使他了解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俄罗斯情况。

莫洛亚从这里展开了论述。他不同意人们说的屠格涅夫的人物典型的范围很窄,而认为这些典型五彩斑斓,各具特色。他举罗亭、巴扎罗夫、拉夫列茨基和涅兹达诺夫为例。莫洛亚说这些形象各自不同,是符合事实的,虽则他对这些形象分析同我们有距离。我们还要强调说,像罗亭、巴托罗夫那样的性格,成为文学上“共名”的,就是在世界文学中也屈指可数。而他们在屠格涅夫那里,却是很经济地只用几个场面、几次对话,似乎是漫不经心地刻画出来的。不能不叹为绝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