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他其实根本无法达到其移山的目的,但他的精神力量令玉帝、天神都为之钦佩!
再说梁漱溟,他在上中学时仍然时有“呆笨”之举。因一位长他两岁的同学郭仁林才学过人,梁漱溟竟然不敢认其为同学,而是尊之为老师,每日课后即前往就教。郭仁林讲,梁漱溟听,一一记之,并郑重其事地在记录本封面写上“郭师语录”。梁漱溟此举很自然地受到了旁人的嗤笑。他自己后来回忆并评论:“由此亦不难看出我之认真与愚笨。 ”
不过,梁漱溟有的是智慧,他明白“呆笨”与“愚笨”自有其可贵处。
梁漱溟总结道:“因为愚笨,思想的过程,不能超过他人先走一步,必须走一步后,碰着钉子,乃又反省、转移、变化,每一步皆是踏实不空,以后又继续追求,向前走去,追求时碰着钉子,乃又反省、转移、变化。以故我此生时时在变化中。因为有变化,先前狭隘之见解乃得渐次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