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贲:如果大学不发文凭

低学历的五大师 作者:张建安


如果大学不发文凭,今天从大学毕业而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的学生,能有多少可以证明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文凭不能为教育提供确实凭证,但却又被当作唯一可以被接受的凭证,这岂不是一件既讽刺又不幸的事情 ?

今天,工作市场中稍好一点的机会无不以某种文凭为基本条件,于是乎,颁发文凭让大学实际上掌握了几乎垄断支配工作市场机会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的重要性一大半来自它颁发文凭的权力。在以文凭为主的大学体制中,当然有许多以传道解惑授业为志业的教师,但是,人们也常发现,大学文凭所能证明的无非是大学毕业生在学校里度过了 4年或更多的时光。大学颁发的文凭是真的,但证明的东西却虚假不实。这样的文凭也就成了真的假文凭。 

……

自从有文凭以来,便有进学校只为文凭,不求知识,也就是“混文凭”的。大学成为一种体制以后,就一直有这个弊病。查尔斯 • 霍默 • 哈斯金斯在《大学的兴起》一书中,把“体制”确定为现代大学的主要特征,这是在 12、13世纪以后才有的事情。古希腊和罗马人有高等教育,在法律、修辞、哲学方面都有很好的教学成果,但他们并没有大学。像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导师,他是不发文凭的,到他那里求学的人是去求智慧而不是求文凭的。哈斯金斯写道:“今天,一个学生假如在(苏格拉底)那里学习了三个月,他肯定会要求一个证书,一个能够证明这段学习经历的有形的,外在的东西。 ”

我认识一些教授、学者,他们自报家门时常常会强调自己师承某某名师,虽然他们在学期间也许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名师”几面,或者鲜有当面受教的机会,他们的师承都是用文凭来证明的。在今天的大学体制中,这就足够了。这些教授、学者成了“导师”,也就常常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每年授课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们的作用仅仅是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形的,外在的”的文凭,证明他们已经“学有所成”。 

……

今天的大学有着富丽堂皇的傲人建筑和机构复杂的行政体制,但却未必是一个思想和智识的殿堂,有的甚至已经沦为学店和官场,若不是因为它们垄断了发行文凭的权力,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或有必要来到这样的地方呢 ?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摘自

作者同名文章,刊于《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 11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