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许他其他政治人物也在这场选举中登上了政治舞台,例如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兼民族主义政治家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1996年叶利钦团队曾经在国内外媒体中将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贬损为法西斯的掩护性候选人。这次选举结束后,七大寡头政治执政者中的一些人在俄罗斯政府部门谋得了职位,其中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成了俄罗斯安全理事会的副秘书长,而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当上了第一副总理。21世纪初,在普京与寡头政治执政者们的斗争中,别列佐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和米哈依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最主要的对手。最终,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落得被流放的下场,而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关进了西伯利亚监狱。
奉命于危难之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策略屡遭抗议就成为苏联边缘地区政治的一大特征。自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后,俄罗斯本土地区继续要求改变领土和政治现状。俄罗斯北高加索车臣共和国从俄罗斯脱离出来,宣布独立。其实早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这件事就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1992年,为了解决争端,叶利钦尝试推出一项新的联邦条约。然而,车臣地区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坚决反对这项条约。这引起了一阵恐慌,人们担心俄罗斯将会像苏联一样被拆散。鞑靼斯坦和其他一些俄罗斯地区坚决反对俄罗斯新宪法中涉及地方权利的条款。叶利钦政府穷尽努力,最终于1994年2月同鞑靼斯坦达成了双边协议。然而,对车臣重回俄罗斯联邦的问题,叶利钦所做的努力还不够。此后不久,他坚决反对车臣独立,并于1994年夏天策划推翻车臣政府。然而车臣方面抓获了俄罗斯的密探,反而当众羞辱了叶利钦和俄罗斯当局。
1994年12月,俄罗斯政府对车臣发动了一场全面军事进攻。该次进攻是自二战后,发生在俄罗斯土地上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军民死伤不计其数,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也几近摧毁。1996年8月,总统选举结束后普京来到了莫斯科,这时不自量力的俄罗斯军队基本崩溃,已无法有效作战。士兵死伤无数,部队士气衰竭,再加上军备不足,长官们不得不动用二战时的军械储备。入伍的士兵连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保障。到了冬天,车臣地区环境恶劣,当局不得不发动俄罗斯民众为战斗在车臣的士兵们织袜子。最后,车臣之战以俄罗斯战败告终,这也是自10年前阿富汗战役后,俄罗斯在军事上的又一次惨痛败绩,只不过,这一次是败在自己的领土上。自6月的总统选举中高调亮相后,列别德上校已成为俄罗斯政坛上不可忽视的人物,在他的煽动下,叶利钦政府不得不同车臣政府达成停战协定。在随后的和平协定中,莫斯科方面同意停止军事干预,并且同车臣方面签订了关于双方未来关系的双边条约。许多俄罗斯政要和高级军官对这等奇耻大辱感到愤怒万分,他们怒言道,1996年到1997年同车臣达成的条约都只是暂时的。
车臣战争的惨败助长了其他地区的气焰,于是他们也要求签订双边条约。这样一来,双边条约就不再是一种应急措施,而是成为调节莫斯科同俄罗斯边缘地区关系的主要机制。两年间,叶利钦政府不得不与多个地区商定协议,其中包括:临近鞑靼斯坦的主要产油国巴士科尔托斯坦,位于北高加索地区与车臣毗邻的下诺夫哥罗德,叶卡捷琳堡,白尔姆和伊尔库茨克,从俄罗斯中心地带延伸至乌拉尔河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河地带的所有重要民族地区,俄罗斯金刚石工业的中心地—西伯利亚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以及波罗的海地区加里宁格勒的国外领地,甚至还包括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周围的州区。 虽然这些条约成为避免将来发生毁灭性斗争的有力工具,但是,俄罗斯陷入了领土分散、责权混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