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的黄金海岸、离校的北京烤鸭。毕业生多,我们终于坐在了北京烤鸭的面前。不过,餐桌上,食堂里早早地摆上了很多的凉菜和热菜,先吃这些菜,最后才上烤鸭。每年的这顿聚餐,对于我们来讲是很有诱惑力的,对于全校学生来讲也是如此。我们也曾经在宿舍里流着口水迫不及待地盼着毕业班的学生聚餐结束回来,就是为了他们打包带回来的那几片烤鸭,脆脆的皮,裹着肥得流油的肉,就着薄饼和作料,非常好吃。但是当自己真的坐在这顿告别的餐桌上,倒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学校给了我们一天半的时间,整理行李,办理离校手续。宿舍里,所有的被褥都在一张床上摞起来,天气格外的热。美国要我去吃饭,他请客。我俩来到学校东北角的一个餐馆,点了水饺,美国说今天得喝点酒,要了两瓶燕京啤酒。这小子不明着跟我说,显然我们是吃的告别餐。他是从昌都来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康巴人,江湖义气,兄弟情义,他比我懂。四年前,他考上北京中学,可是他的哥哥却因跟村里人发生冲突,卷入一桩人命案中,而被监禁七年。他不想继续念高中,想去考完中专就找工作,我想他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要了两斤饺子,两人吃不下,但这是他的意思,饺子没吃多少,相对无言地喝完自己杯中的酒,就在灿灿晃眼的阳光下,回到这个即将告别的校园。
回来后,头很疼,我在高高摞起的床褥上躺了一会儿。
快五点钟了,离出发还有一个多小时。
巴桑,是她的干哥哥,给我送来了一袋东西。他微笑着说:“是送给你的,说里面有封信。”袋里有罐头、水果、饼干,还有果汁和一封信。感到很高兴,她在想着我,关心着我,信中说她的家已经搬到拉萨,欢迎我到拉萨玩儿,我想我肯定会去的。
时间到,毕业班学生准备乘车。有老乡,有朋友,有很多的老师,给我们送行,校园里依然是那样子,每年都重复着同样的节目,只是这次的主角中有我自己。天凉了,天渐渐黑了,这个学校我还要回来,对于我来讲,一切不过是短暂的告别。有女生在哭泣,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我沉默地望着。站在车的过道中间,两边的车窗就留给那些不会再回母校的学生吧,他们有的考中专,有的考外地的高中,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到北京。
哈达飘动。
车外,细雨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