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一个宏观目标是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为此目的,我的研究在观念和历史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上展开。在观念的层面上,对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废墟”的研究不仅希望辨识出废墟的一个地域性另类历史,更关键的是要承认不同文化和艺术传统中关于废墟的异质性观念和特殊再现模式的存在。英语中的ruin,法语中的ruine,德语中的ruine,丹麦语中的ruinere都源于一种“下落”(falling)的观念,并因此总与“落石”(fallingstone)的意念有关;其所隐含的废墟主要指石质结构的建筑遗存。无数作家、艺术家和学者基于这种观念,乐此不疲地一遍遍讲述着西方废墟的故事。这类故事进而影响了人们对非西方文化中的废墟的考察、图绘和解读。艺术史学者保罗·祖克(PaulZucker)在一篇重要的论文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有关废墟的流行观念都是18、19世纪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霍勒斯·沃波尔(HoraceWalpole)等人的浪漫主义的产物。”不仅欧美如此,由于殖民化和全球化造成的西方文明的流布,祖克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柬埔寨的吴哥窟、苏丹的博尔戈尔山神庙、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城,还有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些建筑遗存现在不仅是世界的奇景,也是它们所在国家的骄傲,同希腊万神殿、罗马斗兽场、英国的丁登修道院一起出现在各种画册和旅游指南中。这些石质或砖制的建筑结构已经成为各国文明起源的象征,激发出被认为是普世性的美感和敬畏。不知不觉,西方的废墟观念已经融入全球的废墟话语和想像中。
因此,当我们把非西方视觉传统中的废墟作为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察的必定是本土的原生废墟观念和再现模式。比如说,在一个以木结构为基本建筑形态的文明里,当这类古代建筑需要不断的翻新和重建,并常常由于火灾、地震或疏于护理而几近消弭时,它会造就什么样的废墟观念呢?再如,当一个绘画传统极少表现废弃的人造建筑,而是以山丘和树木的无穷变奏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的时候,这种绘画传统又是如何传达时间的流逝?但是本项研究的目的又不仅仅是对中国本土的废墟观念和时间图像进行发掘,也包含了以这一考察为基础,进而为审视中西文化在历史上的互动提供一个起点。众所周知,这种互动主宰了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和艺术的发展。与之相随,“中国废墟”(Chineseruins)的图像出现了;摄影为记录废墟和战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媒介;一个特殊的战争废墟——圆明园——得到了重视和保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纪念碑;近期的城市建设进程更激起大量与废墟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如果说“废墟”这一概念将这些事件连缀成一个历史叙述,那么相异的废墟图像和定义则提供了具体的历史例证,把这一叙述分割为不同的章节和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