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画废墟”的流布(3)

废墟的故事 作者:巫鸿


《中国服饰》中的图像基本上遵循了在此之前欧洲旅行者对中国所作的视觉记录的主题。比如,1655年至1657年间,约翰尼斯·纽霍夫(JohannesNieuhof,1618—1672)在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出访北京后画了一组作品。和纽霍夫类似,亚历山大也常常从船上描绘城市和沿途景色,所以他的画很多都表现了远景中的城镇和人群。此外他也继承了纽霍夫的另外三种图像模式:一是特定建筑物,二是特定人物活动,三是身着特殊服饰的单独或成对人物。但是,亚历山大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绅士画家,而不是一般的平头画匠。出使以前,他的老师中有以表现优美乡间风景著称的英国画家尤利乌斯·凯撒·爱贝森(JuliusCaesarIbbetson,1759—1817),他并且在1784年至1792年之间在伦敦的皇家学院学习了四年。他的中国题材作品的绘画风格清楚地体现了这种身份和教育背景。

从中国回到英国以后,亚历山大加入了哥廷画会(Girtin’sSketchingClub)——一个成立于1799年的著名画家俱乐部——同时自己也成了一个艺术收藏家。他这一时期的水彩作品虽然仍然带有纪实目的,但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如画”艺术品味。不仅“如画”这个词(picturesque)出现在他的一本图录的标题里,而且他的日志里也常常用“浪漫”(romantic)来形容他对中国景色的感觉。因此,虽然亚历山大的中国图像延续了前辈中国图像作品的内容,但它们与纽霍夫、基歇尔(AthanasiusKircher,1602—1680),特别是与皮卡尔(BernardPicart,1673—1733)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神怪异俗的奇异描绘和对戏剧性的特殊嗜好,在风格和趣味上有着相当的差异。亚历山大清新文雅的画面所体现的是18世纪英国“如画”派艺术家的影响,这一画派的代表有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Wilson,1714—1782),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Gainsborough,1727—1788),威廉·吉尔平(WilliamGilpin,1724—1804),迈克尔·安吉洛·茹克(MichaelAngeloRooker,1746—1801),以及爱贝森等人。当亚历山大把他的铅笔速写转化为水彩画,本来作为地形学和民族学的记录成为他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情感反应的媒介。这些画作情绪内敛,把陌生的异国风情同平缓宜人的风景结合起来。受到“如画”派的基本精神统领,它们意在把美丽与崇高融合进对自然的率真再现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