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腴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遂与所徴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余,通曰:“上可试观。”上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志。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至礼毕,尽伏,置法酒。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拜通为奉常,赐金五百斤。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通出,皆以五百金赐诸生。诸生乃喜曰:“叔孙生圣人,知当世务。”
这几大段话讲的是十月朝会的礼仪状况,那是庄严肃穆,上下之间等级分明,尊卑秩序井然,唯其如此才能显示帝王的威严,所以刘邦会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尊贵的地位要靠礼仪制度方能显示。从思想观念上讲,只有儒家讲的三纲五常伦理关系,才能为这种尊卑等级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皇朝稳定时期,儒家思想总是处于统治地位,在分裂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才能占得上风,这也是时势的需要。
为什么要在十月初一举行朝会呢?因为汉初沿用秦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颁行的颛顼历,以孟冬十月,即农历的十月为岁首。统一历法,与政令的统一相联系,这个历法是阴阳历,一个回归年是三百六十五日,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每月的朔望日要与月相相合,十二个月加起来为三百五十四日,比一个回归年少十日二十一小时,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每隔二三年要加一个闰月,每年秋冬之交皇帝要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故秦以亥为岁首,所以要在十月初一日举行朝会,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所以要举行大规模朝仪。我引用这些内容,主要是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稳定以后,等级关系的尊卑要靠礼仪制度来显示。
从刘邦身边的知识分子群体来分析,前一类知识分子的谋略游说是为刘邦马上得天下,后一类以陆贾、叔孙通为代表的儒生讲的是如何下马治理天下,即需要总结历史经验,讲文治,讲礼仪,那才能显示并保持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两类知识分子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刘邦之所以让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也是时事的需要,马上的纷争逐渐告一段落,今后凸显的是如何稳定社会秩序的问题,所以需要《诗》、《书》这一类儒家经典。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社会转型有一个过程,意识形态的转型也有一个过程,这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最后定型。任何历史时期,无论分裂的时期,还是统一的时期,任何统治集团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智库,而这个智库的类型,思想的再生产,也总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这就是当世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