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部长篇小说《树下》开始,二十多年来,我在持续的中短篇写作的同时,每隔三四年,会情不自禁地投入长篇的怀抱。《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白雪乌鸦》等,就是这种拥抱的产物。有的作家会担心生活有用空的一天,我则没有。因为到了《群山之巅》,进入知天命之年,我可纳入笔下的生活,依然丰饶!虽说春色在我面貌上,正别我而去,给我留下越来越多的白发,和越来越深的皱纹,但文学的春色,一直与我水乳交融。
与其他长篇不同,写完《群山之巅》,我没有如释重负之感,而是愁肠百结,仍想倾诉。这种倾诉似乎不是针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而是因着某种风景,比如滔天的大雪,不离不弃的日月,亘古的河流和山峦。但或许也不是因着风景,而是因着一种莫名的虚空和彻骨的悲凉!所以写到结尾那句:“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我的心是颤抖的。
长篇完稿,并不是划上真正的句号了。我将稿子传给了我始终喜爱的《收获》杂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杨柳,以及九久读书人的杜晗。杨柳率先检阅了它,对它给予肯定,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接着是杜晗,她说喜欢这部长篇的气韵。我静心等待《收获》的意见,程永新编务繁忙,直到中秋假日,他才抽出时间,集中精力读完这部长篇。他在邮件中写道:“你的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只这一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在出版之前,最后一个读它的是李小林老师。她既是我尊敬的编辑家,又是一位能够交心的朋友,她的艺术感觉一直那么敏锐。她在读完作品后,与我有过电话长谈。她欣赏它,但针对其中一章,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意见。这样我综合编辑们的意见,在十月又改了一稿,在落叶声中,终于将它定稿了。
尽管如此,我知道《群山之巅》不会是完美的,因为小说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但这种不完美,正是下一次出发的动力。
让我在五十岁的秋天,以一首小诗来结束《群山之巅》之旅吧。
如果没有地壳亿年前的剧烈运动,
没有能摧毁和重建一切的热烈熔岩,
我们怎能有与山川草木同呼吸的光辉岁月!
激烈的碰撞和挤压,
为大地插上了山峦的翅膀,
造就了它的巍峨!
也许从来就没有群山之巅,
因为群山之上还有彩云,
彩云之上还有月亮,
月亮背后还有宇宙的尘埃,
宇宙的尘埃里,
还有凝固的水,燃烧的岩石
和另一世界莫名的星辰!
星辰的眸子里,
盛满了未名的爱和忧伤!
如果心灵能生出彩虹,
我愿它缚住魑魅魍魉;
如果心灵能生出泉水,
我愿它熄灭每一团邪恶之火,
如果心灵能生出歌声,
我愿它飞越万水千山!
我望见了——
那望不见的!
也许那背后是银色的大海,
也许是长满神树的山峦,
也许是倒流的时间之河,
也许是无垠的七彩泥土,
心里身外,
天上人间,
一样的花影闪烁,
一样的五谷丰登!
迟子建
2014年10月18日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