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重申的是,科学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内在改正错误的机制。在科学上没有被禁止讨论的问题,无论是过于敏感的问题,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科学中,没有神圣的、不可冒犯的真理。对新思想的开放与对所有思想进行的严格的怀疑主义的验证相结合,才使得麦子能够从干草中筛选出来。在科学面前,无论你多么聪明敏捷、多么令人敬畏、多么受人尊重,都与他人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你的成果必须经受严格的专家的评审才能得到证实。不同的意见和争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有的观点都应当受到鼓励,应鼓励不同的观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争论。
科学的程序听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秩序。从某个方面来讲,的确如此。如果你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检验科学,你就会发现,科学家们拥有全部的人类情感、个性和性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给科学界以外的人留下真正深刻印象的,是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有价值的相互批评的交锋。科学界的新手总是能够得到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非常热情且具有激励作用的鼓励。但是,可怜的研究生们在他们的博士论文的口头答辩过程中,必须接受掌握他们未来命运的那些教授所提出的问题的猛烈攻击。学生们自然会感到很紧张,谁会不紧张呢?是呀,他们已经准备了许多年,但是他们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必须能够回答专家们提出的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因此,在为通过他们的论文做准备时,他们必须练习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习惯:他们必须预测可能提出的问题;他们必须自问:在我的结论中是否有别人可能发现的弱点?我最好在他们发现之前就对它进行论证。
你坐在一个各种观点争论不休的科学会议上。你发现在大学的讨论会上,发言者在他们的听众的各种难以回答的问题和评论提出后不到30秒钟就开始发表看法。你可以检查一下在这种会议上所提交的书面报告,这些报告都是按照某一科学杂志的需要而写的,是为了能够发表而写的,它们被编辑转送到名字不公开的裁决者那里,这些裁决者的工作就是问这样的问题:作者是否做过蠢事?文章的内容是否足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有否出版的价值?这篇文章的缺点是什么?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否别人已经得出?在作者实际上已经公开论证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后,其观点的表述是否充分?其论文是否应该重新呈交?这一切都是在幕后进行的:作者对评论者一无所知。这就是科学团体每天期望知道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要忍受这种过程?我们喜欢被批评吗?不,没有一个科学家喜欢被批评,每一个科学家都觉得他对自己的思想和发现拥有所有权。但是,你却不能对批评者说:“等一等,这确实是个好想法,我非常喜欢它。它又对你毫无害处。请你放过它吧。”相反,一条不易实行却又公平的原则是:如果某个想法行不通,你就应该把它扔到一边去。不要在无效的事情上太伤脑筋。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对那些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诱惑提出了警告:
以我们的需要为目的去寻找证据与发现,对与这些证据相反的观点和证据置之不理……我们和颜悦色地接受与(我们)的观点相一致的看法,厌恶地拒绝那些反对我们的观点;而这种反常的做法正是为所有常识的判断所需。有效的批评只会对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