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徐泓(4)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者:徐泓


我自己也不满意:初稿里只有骨头,没有肉。把陈虻生动活泼、有生命力的话语,抽离了背景和语境,局限在我们自设的一个概念化的框架中,几乎变成干巴巴的教条。

其实在开始做的时候,陈虻的部下、挚友李伦就提醒过:“陈虻的思想往往来自于实践中的刺激,所以他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间有很多纤细的联系,选择标准要既丰富又苛刻。”

停笔了一年。一方面寻找新的文本样式;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做这件事是否有意义,我有没有能力承担。

为改进新闻教学的需要,2010年底我在新浪开了微博、2011年底开了博客。网络互动写作的快感和微博 “全民联播”的魅力,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有一天,突然想到:何不把“陈虻语录”放到网上试试深浅?看看网友反映如何?

于是,在陈虻去世三周年之际,我开始推出《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并用我的微博助推。前两篇发出的时候,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承载全部内容的合适框架,边写、边发、边体验、边调整,真是摸着石头过河。

反响出乎意料得热烈。每条微博几乎都被几百次地转发,第一篇博文的阅读量30个小时就超过了6万。陈虻的战友、同事、部下、同行们的踊跃留言、评论,让我感动,他们都没有忘记他。网友老记生涯说:期待成书,让更多的朋友了解阿虻的想法和经历,让我们自己也有一次向阿虻反省的机会。网友@陈耀文_斯基 说:别着急,慢慢来。他的东西还会再一次发挥大能量的。

一篇篇发出去:文体、文风、语态,笔下逐渐找到感觉。基本确定了前面说过的:以“陈虻语录”结构与编辑成书、以电视新闻实务教材结构与编辑成书的基本框架。

一篇篇发出去:博文的阅读量、被收藏、被转载的数量也持续增高,有3篇博文的阅读量都在很短的时间里超过了10万。评论的力度也在加大。发到博文之六《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以后,从留言、评论里明显感觉到,关注的网友面越来越大,不仅有媒体圈的,从老总到记者;还有各行各业的。我现在的同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大的认同,网友@50心不由己 说:今年研究生复试题就选择了徐老师关于陈虻的一篇文章。

不少网友一直追看这个系列,发文间隔时间稍长,就有询问:还有下文吗?何时成书?网上的督促,让我不敢懈怠,因为这是大家对陈虻的期待。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保持了网络写作的某些特色,全书内容以系列博文的方式呈现、结构与编辑。20篇中有13篇在新浪博客上发表过,当时为便于网络阅读,每篇字数控制在3500字左右。这次成书时,除增加了7篇新文,还将这13篇都充实了将近一倍的内容。网友的反馈,有些被直接采纳在博文中,有些作为 “附文”放在相关博文的结尾处 。

感谢网络的助推,感谢网友的互动。如果没有网络,也不会有今天放在您面前的这本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