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国飞行员和德国自行车部队 2

血色归途 作者:伯都


忽然,从树林里钻出两个德国兵,他们端着枪对我们喊道:“嘿,不许动,举起手来!”

李志民正要掏出那把芬兰刀,我一把止住他,大声用德语说:“朋友,我是中国政府的外交官,别开枪。”

王义国和周振昊包括那两个德国兵用惊讶的目光望着我。

就在这时,在我们身后的法国飞行员,吃力地掏出腰间的手枪。他用充血的眼睛再次看了一遍四周的景色,便将手枪举到脸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道:“法兰西万岁!”跟着,他对着自己开了一枪。

所有人都被飞行员的举措所震惊,李志民竟失声痛哭起来。

我们被押到附近德军的驻地,这是一个临时战俘营,里面全是英法联军的俘虏。奇怪的是,这些德军士兵背上都披着外形怪异的防雨斗篷,在这个驻地里竟整齐地摆放着十几辆“阿德勒”牌山地自行车。阿德勒公司是德国著名的自行车厂商,以生产3级变速且具备登山、爬坡能力的山地自行车闻名。

“这是德国的自行车部队。”袁文道轻声对我说。

“坐下!”那两个德国兵叫我们同俘虏们一样,坐在地上,他们俩拿着我的外交护照走到一个军官面前,嘀里嘟噜地说着什么。

我想:千万不能让德国人认出袁文道来,要是认出来就糟糕了。真要这样,我就绑了那个当官的,拿他当人质,趁乱逃跑。我把李志民的芬兰刀偷偷藏在衣袖里。

“自行车部队,骑着自行车打仗?”我好奇地问袁文道。

“对!从1936年开始,德军在每个步兵团都组建专业化的自行车部队,通常编制是195人,配属9挺轻机枪、2挺重机枪和3门50毫米迫击炮。不过,这种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战场需要调配兵力,既可单兵或小分队方式执行侦察、巡逻任务,也可编成营连级规模的战术分队实施机动作战。这种部队行进不受道路限制,安静快速,最快时每天可以推进上百公里,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劲旅。”

“瞎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李志民问。

“他们装备的轻武器是我负责设计和监督生产的。”袁文道带着自豪的口吻说。

“瞎子,你可真够出息啊,还不赶紧和你的德国舅子打个招呼。”李志民冷冰冰地说道。

听了这话,袁文道神情惶恐,不知所措,一时尴尬无言。

我环顾四周,这几个俘虏大都受了伤,一个胳膊绑着绷带,一个脖子流着血,还有一个脸颊和嘴巴被炸破了。不远处,坐着近百名联军士兵,两个德国兵端着枪监视他们,不时呵斥道:“不准讲话!不准讲话!”在一座农舍前面,有两个法国农妇正煮着汤,地上堆着马铃薯和甜菜。

“喂!你!”那个德国士兵指着我说,“过来!”

我走到那个军官面前,他是一个国防军中尉,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问:“你是外交官?中国的?”

“没错。”

“那么你不好好地待在德国,到法国来干什么,帮法国人打我们?”

“走亲戚,旅游。他们是我的朋友,那个戴眼镜的是我哥哥。”我指着袁文道说,“我准备去阿迪亚镇看个老乡,他在那儿有个牧场。”

“是吗?”中尉用疑惑的目光盯着我。

“是的,顺带给我的德国姐夫带点法国风味的奶酪,他是科隆党卫队的旗队长特里斯科。”我希望这个“德国姐夫”能吓唬住他。

德国人办事严谨,却又很机械。中尉淡淡一笑:“你可以走了,外交官先生。”

当我转身离去时,这个中尉叫住我,问:“喂,你们那个皇帝还好吗?”

“皇帝?”我想他一定把我当成“伪满洲国”的外交官了,我厉声说:“中尉先生,我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官,至于你说的那个皇帝,他是个冒牌货,没人承认他。”

“谁知道呢。”中尉耸了耸肩膀,无奈地说。

正当我们起身离开时,那个中尉忽然指着袁文道喊道:“你,站住!戴眼镜的!”

这个中尉盯着袁文道足足有半分钟,说:“袁文道!伯格曼兵工厂的中国设计师,出名的瞎子。”

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半,那把芬兰刀已经滑落到手掌中,准备随时动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