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世背景 3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作者:郑丽娅


快乐的时光匆匆溜走,徐志摩开始上学了,当时的中国正值新旧学制交替的阶段,科举刚刚废除,新式的学堂尚未开办。徐家这么大的产业,自然家里是有私塾的。四岁的徐志摩就进了家塾开蒙。年幼的徐志摩聪明伶俐,对付学业自然是不在话下。他在私塾的第二位先生查桐珍倒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老先生,因为出生的时候父母怕孩子着凉就没给洗澡,哪知道这位老先生这一生就因袭了这个习惯,这一生从未洗过一次澡,也不刷牙、洗头,连脸都是马马虎虎胡乱擦擦,能不洗就不洗。不过,一般有怪癖的人亦是有异能者,想必这位查先生的学问是非常好的,不然徐家也不会请这么一位脏脏的先生来教徐志摩。

徐志摩在慢慢长大,那时的中国也在不断风云变幻,1907年,硖石终于开办学堂了,徐申如立即让徐志摩转学到新办的开智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那个时候,徐志摩已经十岁了,早已超过现在孩童入学的年龄,但他在私塾古文基础打得好,人又很聪明,对新学堂的新学科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又极其有兴趣,所以成绩还是非常好。开智学堂建在西山的脚下,山边的风景很好,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在一起念书,放学的时候便在山边的水潭边、亭子里玩耍,再加上新学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科种类都和老学堂不同,不再死气沉沉地背书,这个时候的徐志摩感觉自己被解放了,他像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一样在知识的天空里翻着筋斗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对知识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这山麓水渊的自然之美也孕育了徐志摩最初的诗人般的情怀——对自然的崇敬之情,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少年,趁夜半无人抱膝望月的时候,竟然常常流下眼泪,虽则流泪,内心却不知道悲从何起,这悲不同于杜丽娘的伤春,也不同于崔莺莺的长亭送别,只是为自然和万物静谧之美而感伤,被美感化而心有所动。唯一的遗憾是,漫漫夜空,徐志摩总是看不清楚那闪烁着的星星,因为他是一个近视眼,后来,家里给他配了一副眼镜,他戴上之后,忽见那干净的天上原来有这么多调皮的星,他不禁惊呼:“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在所有的学科里,徐志摩最优异的还是写文章。他当时的国文先生是一位在少年时代就有“神童”之称的张仲梧先生,张先生文笔超群,“桐城古文”写得非常好,课也教得极好,他也很喜欢徐志摩,经常把徐志摩的作文当做范文在班里朗读。难得的是,那些文章是用古文写成的,行文大气,颇有苏秦之风。谁能想到这位古文写得了得的少年将来会以新诗而闻名于世,谁又能想到这位积极响应新文化运动而努力写新诗的诗人的古文作文亦是十分了得。或许从徐志摩的身上证明了如果想写好白话文,文言文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徐志摩成了徐申如的骄傲,他经常拿着徐志摩的文章假意向一些有名望的前辈讨教,实际是想为儿子引来赞颂之声,当然,徐志摩没有让他失望,让父亲的心得到极大的快慰。十几岁正是人开始对世界产生自己独立认识的时候,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新学堂的学习促成了徐志摩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而要说到真正的大开眼界,还要从他离开硖石,来到杭州,入读杭州最好的中学杭州府中开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