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单纯的敏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一种作为终身的职业而为之恪守的技能或看家的本领。这就需要在美术学院接受正规而又系统的训练,好在中央美院在他七八年一踏入校门的时候,就赶上了历史上最难得的一段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师生们心情舒畅,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艺术的追求之中,在这样一个名师云集的第一学府内,杨飞云接受了严格而又系统的学院式训练,这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美院的学生到今天成为美院的教授,杨飞云在这个学院一待就是20多年,说起来他对美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这里,他真正开始了作为一个职业画家的人生历程,也是从这里他全面接受了作为一个画家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的培训,知道了应该如何去画、去感受、去实践。
就一个画家的成长经历来说,中央美院所接受的4年完整的大学教育—特别是在那个中国的文化艺术处于深刻变化的特定的年代,对杨飞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过回首自己的往事,杨飞云发现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那四年中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就是靳尚谊先生。从靳先生那里,他懂得了古典主义的油画风格,并从此走上了一条古典主义的探索之路。能够一步步感受古典主义艺术的传统,并在20年的学习与创作中持之不懈地沿着这条通向遥远的光辉之径走下去,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幸运。杨飞云不止一次地对我谈到,他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论天资他在当时的班级里不但不能说是十分突出,相比之下可能还是较为愚笨的一类,然而,人世间的事情有时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正是由于他天资不高,所以在学习中并不心存投机,去追逐一时的时尚潮流,寻找什么艺术的捷径,反而宁愿去下苦功夫,一点一滴、从基本功做起,从绘画艺术的基本语言风格入手。这样,在大学的四年间,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受到学院之外的、各种各样艺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相反他更多的是返回自己的心灵深处,在艺术大师的画册中去寻找艺术的真谛。
现在回过头来看,杨飞云说也许是因为内向的性格,且天资不聪明,所以在当时,他不知什么原因就逐渐喜欢上了古典主义的绘画作品。对于现代派的各种风潮和图式,他不但不敏感,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从艺术倾向来说,他对于靳尚谊当时提倡的古典风格的艺术理论和作品感到十分贴切自己的心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记得靳先生为他们讲解古典主义大师的作品时,他格外欣赏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那种纯正、庄严而又高贵的绘画风格,认为油画能够表现出那样的风范,实在是他在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尽管当时他们所接触到的一些大师的作品,还只是画册中的印刷品,看不到大师的真迹,然而就是从这些印刷品中,透过各种在色彩和质地上远不真切的画面,他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师们所赋予画面的那种神奇的表现力。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观摩靳尚谊等老师的创作,杨飞云逐渐懂得了什么是艺术的整体和谐,什么是色彩的独特语言,什么是结构的内在张力,什么是色彩的精微变化和光线的穿透力,什么是画面所体现的理想性风格以及作为一个画家所具有的人性品质。这些东西往往是在其他地方永远也学不到的,也是在看大师们的画册时无法真切感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气息,只有通过交流,只有在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之中才能够体察到。杨飞云慢慢体悟到,作为一个艺术家,除了需要具备严格而又扎实的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更多画外的文化修养,甚至需要一种人格的道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