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里菲斯1914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的《党同伐异》中——前者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杰作,后者直到一战后才为欧洲人所熟知——视觉节奏得到了调整和发展,并被大量运用。在法国,视觉节奏是通过阿贝尔·冈斯1922年的影片《车轮》而备受关注。
在那时,音乐紧随绘画之后,成了唯一的合法参照,以至于多年之中,人们言必称“视觉音乐”。“电影之于眼见,当如音乐之于耳闻一般”,当时的一位评论家如是宣称,却忘了上述两个器官的感官刺激完全不一样。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先锋派”的到来,他们隐约发现了一种纯粹节奏性的电影、也即所谓“纯电影”(cinéma pure,这一称呼有待商榷)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与此同时,苏联人也从格里菲斯的影片中发现了节奏的构建和韵律,他们开始对节奏进行研究,尤其是以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关联性”(relations)进行探寻,其中通过库里肖夫实验而得到的发现虽事出偶然,却最值得关注。库里肖夫研究的只是演员的表演。他认为,一个“在观看”的主体和一些“被观看”的人物(即观看者和被观看者)之间的各种任意性关系,能够将某些预先设定的含义引入观众的思维。换言之,观众在看到被观察的事实之时,会根据社会和文化的既有逻辑,将应该表达或可能表达的观点和感觉赋予“被观看者”。这样一来,电影的近乎语言学的特征便部分地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