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真相和正义之间我选择真相。”苏珊·桑塔格这样说。这个被称作“美国公众的良心”,以笔锋犀利著称的评论家之所以坚持这一标准,源于她内心深深的焦虑:“我焦虑的是各种权利以及我所坚持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讲述真相的某些东西,未必有助于推进正义。有时候,推进正义或许会导致相当多的真相遭到隐瞒。”
这是多么简单却难理解的一句话。但对于每一个人,只要他的阅历足以支撑他了解现实的复杂,就会意识到正义与邪恶之间那细如蚕丝般模糊的界限,以及真相极容易受到价值观、话语场、偏见的影响,从而被遮蔽这一事实;也因此会更加钦佩苏珊·桑塔格这一选择的勇气。
2006年,我刚成为凤凰卫视驻北京记者站的记者,还没有足够的阅历。那时的我,最大的心病是怎么适应这份工作。
上班的最初几个月,我不太敢跟同事亲近,也不怎么说话,常常手里拿本书,从上班坐到下班。
在同事眼中,我一定是一个怪人。
曾经和闾丘露薇老师去过伊拉克战场、也去过非典现场的魏永林老师,可能看我一头雾水,点拨我,要我首先要学会凤凰的风格。
什么是凤凰的风格?
从小到大,我看得最多的新闻节目就是《新闻联播》。我所理解的新闻就是那样的:播音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介绍的都是国家大事,必须严肃。用的词也是大词,什么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实事求是、前所未有、继往开来之类的。而且有个套路,每条关于会议的新闻,开始总是对现场的描写,比如红旗飘扬、气氛庄严;或者是天气的描写,比如和煦的春风、芳草吐绿,秋高气爽……上大学后,我才知道《新闻联播》的风格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新华体”,是新华社早年报道新闻时通常使用的一种写作形式,特点是速度快,讲究时效性,并且篇幅短小,强调严谨、稳健,但是文字有时候难免显得生硬。
凤凰的新闻则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搭配,只要记者感觉可以帮助将一则新闻讲好,形式可以采用任意的排列组合。语言上,也有境外媒体的特点,首先是口语化,日常语言居多,就好像是一个朋友向另一个朋友娓娓道来,还要淡化大陆的色彩。选题避免大而空,如果不是人们关心的、和人们有切身联系的,就不会选择报道。
但长期的思维惯式要改掉谈何容易。
最初我写稿子,导语里生怕漏掉某某某主办、某某某领导参加,一遇到会议,我习惯性地把领导放在重点;政府部门举办的记者会,我照本宣科,满纸都是一二三四冗长的句子,害怕漏掉任何信息。以现在的标准看,我那时的稿子三分之二都是废话。
终于有批评,说我“比央视还央视”。
批评一针见血。我心里清楚我的问题,不在于用词,而是我的思维,已经陷入一个套路。
大学时的写作课,老师阿忆反复提醒我们不要掉入思想的陷阱。这个陷阱是无形的,它会吞噬掉任何独具新意的创想,拖拽着思维走上一条定式。
我想我已经掉入了这个陷阱。我意识到我的问题所在,又不知该从何入手。长期的耳濡目染、言谈身教,早已在我身外形成一道道藤蔓,它们紧紧缠绕,深入骨肉,要拔掉它就要打碎那个旧的自己,这个过程难免疼痛。
视角、视角,每次开会潘力老师都强调。我的困惑在于,什么视角,怎么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