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样板戏《红灯记》的前身 (2)

革命样板戏 作者:刘琼雄 师永刚 肖伊绯


在1964年7月,哈尔滨京剧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和中国京剧一团的《红灯记》,都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现代京剧观摩表演,两出现代京剧同台比武,演员表演精湛,各有千秋,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而由翁偶虹、阿甲根据上海爱华沪剧团同名沪剧改编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本,甚至在1965年发表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刊《红旗》杂志上。

而样板戏芭蕾舞剧《白毛女》则比《红灯记》有更早的渊源。《白毛女》的故事从上个世纪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地区开始流行。最初在当地由村民 相传,广为流行,后由来到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写成小说和报告文学,并编成歌舞表演。20世纪40年代初,当时往来于延安和晋察冀根据地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文化人把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文学和歌舞剧(歌剧执笔人当中有著名诗人贺敬之)又带到了延安。

故事的原型源于一位区委干部的经历。一天,他到一个村里召集开会,正值农历十五,村民们都不来开会,说是祭祀“白毛仙姑”去了,于是他带人上山抓到“仙姑”,发现原来是个有苦大仇深的经历的女人。以这件事为原型的歌剧本来有可能写成一部以破除迷信为主题的作品,但是延安鲁迅艺术剧院的文化人最终决定把它写成一个“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故事。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正式演出,并巡回到张家口等城市演出。解放后,在1950年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导演是水华和王滨。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电影》载,这部电影拍成后在全国25个城市120家影院同期公映,一时家喻户晓。1964年5月,上海舞蹈学院排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1967年4月被江青选定为样板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