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齐文事件(2)

李鸿章:潜龙在渊 作者:叶曙明


华尔死后,李鸿章奏称:“查宁波正值吃紧,常胜军未便遣散,华尔遗言,拟暂交白齐文、法尔思德会同管带。” 然而,白齐文与法尔思德之间,却爆发了“遗产”之争。一山不容二虎,常胜军由谁继承,一时成了中外瞩目的焦点。

这时,常胜军已扩张至四五千人。闰八月十八日,上谕表达了对这种情况的担忧:“常胜军素称得力,第前据薛焕等奏称,募足三千人,何以此次留驻松江者有四千五百余名,是此军为数不少。白齐文能否胜任,将来能否就我范围,不可不豫行筹及。恐稍涉迁就,日后转成尾大不掉之势,徒糜饷项。不如交中国大员管带,易为驾驭。或一时无此胜任之员,仍须暂交白齐文接统,着薛焕、李鸿章悉心察度,毋贻后患。至英国提督欲派兵头接管,尤多窒碍,着薛焕、李鸿章饬令吴煦设法阻止。如其再三恳请,亦必如华尔之归中国版图,受我节制,方可允行。”

李鸿章深知,如果常胜军交给中国人管带,外国军官一定会抵制,他建议由法尔思德统领。李鸿章向外国人提出,继任者必须“是华尔那一类的人,有能力、有远见,愿意投身于中国的事业,是愿意像华尔那样受军饷、荣誉官职,其奖惩由(中国)全权裁决的人” 。

朝廷要求继任者要像华尔那样,成为中国的臣民。这一点,白齐文做到了,他不仅入了中国籍,还娶了中国妻子。吴煦、何伯和英、法公使都属意于白齐文。最后,法尔思德以健康理由,自愿退出,李鸿章只得同意由白齐文接任常胜军管带一职,但他有一个附带条件,就是请士迪佛立推荐一位英国军官,担任常胜军的参谋长。后来,英国把奥伦(J.Y.Holland)派到常胜军任参谋长,这引起白齐文的不满。

十月十五日,朝廷下诏准白齐文接管常胜军,并严饬吴煦、杨坊设法裁汰疲弱,不准再行添募,申明纪律,约束其犷悍之性。但是,无论是朝廷,还是英、法两国,很快都发现,选择白齐文是一个错误。如果说华尔是一个不服管的孙悟空,那么白齐文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他让各方面的人都大感头痛。

九月初二,淮军发起收复嘉定之战,白齐文第一次作为常胜军的统领出战。这一仗已经让英国提督何伯觉察到,白齐文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何伯开始担忧起来。何伯为了加强对常胜军的控制,委派一些英国军官到常胜军临时任职,其中英国皇家工兵队的戈登上尉(Gordon,R.E.),获任成为长期的会带。

夏季长江流域疫症大爆发,据曾国藩说,湘军的水师和上海、芜湖各军,疫病繁兴,死亡相继,仅鲍超一军就病死了几千官兵。鲍超、张运兰、杨岳斌(杨载福)都病倒了。曾国藩惊呼:“天降大戾,近世罕闻,恶耗频来,心胆俱碎。若被贼匪扑犯,战守俱无把握,甚至欲逃走以再待再振而不可得。”

但太平军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从苏州调集三十余万大军,由李秀成统领,从闰八月二十日开始,围绕着曾国荃在雨花台陆师的营垒,筑垒两百余座,东自方山,西至板桥镇,遍地旗帜,层层排列,日夜环攻。金陵的攻防大战,拉开帷幕。

这时,对白齐文印象不佳的李鸿章,想趁机把吴煦和白齐文都调离上海,他向曾国藩建议,派吴煦带领常胜军到金陵支援。曾国藩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又非常担心金陵大营有失,只得勉强同意。他写信给李鸿章,“白齐文之来,非鄙意所愿,然既自尊处建议,伊又欣然乐从,此时断无尼止之理。惟有两事须与约定:一则舍弟困于长濠之内,极不得势,常胜军不可再入濠内,或从下游之下关、九洑洲进兵,或从上游之采石、太平府进兵,庶收夹击之效。一则事机倘顺,收复金陵,则城中货财,白军不得大肆掳掠,须一一查封,以一半解京,一半各军匀分,白军酌多一倍亦可。若不严禁抢掠,则分财之时,必且各军互斗,此虽必无之事,而亦不可不预约,不可不预防者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