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吴决胜年(4)

李鸿章:潜龙在渊 作者:叶曙明


溃兵奔至未王桥附近,预先埋伏的滕嗣武、张树珊军鸣炮而出,拦住去路。淮军前后夹击,左右赶杀。秋水芦荻之间,又多了千余具尸体。滕、张两军迅猛推进时,后面的树林,突然树梢乱摇,落叶如雨,一支隐藏的太平军杀出,对淮军发起孤注一掷的逆袭,河面上也驶来了几十条炮船,水陆并进,拼死反攻。

滕、张两军被迫停止前进,掉头厮杀,经过一场苦战,才把包抄后路的太平军杀散。太平军的炮船见陆上失败,仓促退到大桥口停泊,讵料喘息未定,又是一声炮响,郭松林的大队杀到桥口,在岸边排列洋枪齐射,水师战船亦在江上排开,太平军纷纷堕水,五六十条炮船和数百条民船,尽被淮军掳获。

八月三十日,太平军围攻大桥角甚急,其中有白齐文等洋人协助进攻。李鹤章奉命驰援。据李鸿章奏报:“李鹤章督催将士疾行四十里,午正,抵大桥角。彼时,周寿昌以伤亡过多,愤急拼命,自领亲兵数十人,各持连珠喷筒、火箭、火弹,由炮台膝行而前,伏至河边,向轮船施放。箭入药舱,轰然一声,尺木片肉,如雨四飞,该将乘势乱施硼箭,又烧其长龙炸炮船两只,舢板船六只,火药雷发,烧死洋人数十名,贼匪二三百名。”淮军步队、马队一齐冲杀。九月初二,太平军自无锡北门突围,向芙蓉山方向而去,在雁台镇被淮军阻截,再折损一两千人。

李鸿章又开始不厌其详地记叙战场的惨况了:

滕嗣武、张树声挥令大队四面兜剿,刀砍矛刺,喊震山谷,该逆夺路而窜,又被董凤高、董大义、潘承恩率劈山炮队扼阻,浮桥满贯,群子轰毙数百名。贼乃投河争渡,践踏及溺毙者沟路皆满,各军分路逐之,血尸遍地……周寿昌随追四五里,毙贼尤众,又生擒尾贼二百余名,皆立正法……总兵王东华、张树珊、滕嗣武水陆鏖战,枪炮如雨,贼遂败走,乘势蹙之,生擒数百名,斩溺千余名……计三十、初一两日,擒斩溺毙贼匪万余人,铳毙洋人数十名,夺获贼马二百余匹,枪炮千余杆,烧毁高桥小火轮一只,炮船十余只。

周寿昌原是太平军将领,在太仓向淮军投降,此番杀起昔日同袍,丝毫也不手软。淮军在高桥烧毁的小火轮,就是当初被白齐文劫走的那一艘。

程学启实地勘察地形后认为,“苏城东南形势,以宝带桥为扼要。桥西五里有五龙桥,太湖之水由鲇鱼口出澹台湖,经五龙桥绕盘∽两门而达于娄江,是五龙桥乃苏州下太湖之锁钥也。” 因此决定先出奇兵夺取五龙桥。九月十一日夜,程学启率领开、云、魁等五营、春字营洋枪队及淮扬水师,攻五龙桥之右;戈登督率炸炮轮船、常胜军及太湖水师,抄击五龙桥之左。十二日黎明,两路齐攻,迅速夺取五龙桥。

十五日,程学启移驻吴江。二十日,攻陷苏州齐门外蠡口的太平军营垒。至此,淮军完成了对苏州外围的扫荡,一个铁桶似的包围圈终于合拢。

彭玉麟、杨岳斌整天对曾国藩聒噪,说李鸿章借走淮扬水师不还,做人太不厚道,现在无锡已经收复(其实还没收复),太湖水师也派去了,再不归还,就有“拥兵自重”之嫌了。可笑的是,曾国藩把太湖水师派到上海,不仅没把淮扬水师换回来,就连太湖水师也赔上了——他们不肯回淮南。曾国藩认为,淮扬水师和太湖水师不肯回淮南,都是怕生活艰苦。他感叹:“沪甘而淮苦,人人皆知,质堂之不愿赴淮与昌歧同。”

曾国藩无奈,只得写信给李鸿章,勒令淮扬水师五天之内起程,否则就上本参劾他。这话说得有千钧之重了。李鸿章时而答复说,他与黄翼升“常愿合伙,不愿分离”;时而说“此间实系万不可少之人”;时而说“总求吾师宽限”。十月初三,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藩,解释说,他暂时不放淮扬水师走,就是为了苏州之战。他预言,将在十月、十一月间,把苏州拿下。他劝老师要分清轻重缓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