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图姆家族的统治延续了182年,历经11任酋长的和平交班,在中东历史上可谓罕见。政治上的超然稳定成为了迪拜商业发展的基石。
1894年,胡塞尔酋长上任,那个时候他的脑子里就有了自由港的想法。当时阿拉伯湾对岸的伊朗正在自己的港口增税,胡塞尔为了吸引伊朗商人,取消了5%的关税,并派人去游说伊朗的几大商人,给予他们免费土地和政策支持。1901年,伊朗最大的几个商人全部把生意放在了迪拜。两年后,原本一年停靠迪拜五次的英国商船,将迪拜设为了固定停靠港口,每月停靠两次。几年后,迪拜就成了国际港。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由于伊朗保守的经济政策(1970年部分商品的进口税高达40%),大批商人横跨海峡来到了迪拜。在迪拜,伊朗人和迪拜人的比例是三比一。仅在2007年,据估计就有150亿美金从伊朗“流失”到了迪拜。
到了近代,迪拜的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雄心勃勃的领导人,他就是现任酋长穆罕默德的父亲——拉希德酋长。
当拉希德还是王储的时候,他就通过各种渠道筹资三百万美元(相当于当时迪拜数年的经济收入),用于拓宽河道,方便大船进入。
继位后,他又把建造迪拜的工作交给了英国人,从金融到饮用水系统,从城市设计到货运,这些英国人受拉希德酋长的个人魅力感召,相信终有一天,全世界都会知道迪拜的名字。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向拉希德酋长贷款的商人们都成了亿万富翁,这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正顺应了拉希德的座右铭:对商人有益的,也必将对迪拜有益。
1971年,港口建成,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来剪彩,随后拉希德又建起了5亿美元的造船厂,跟一直以来的最大竞争对手巴林对抗。1979年,他在一大片荒漠里开工建设39层迪拜世贸中心,这成了当时中东最高的建筑。接下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这个项目正如之前的所有项目,遭到了一致反对,包括年幼的穆罕默德,当时也想说服父亲,他担心此举将令迪拜彻底破产。他的父亲悠闲地吐了一口烟,说道:“我之所以现在建造这个港口,是因为以后你会彻底无力支付这样的项目。”这句话深刻地影响着穆罕默德,在这之后,他的大手笔甚至超过了父亲。
从1960年到1980年,迪拜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市区面积翻了16倍,人口增长了5倍。而阿布扎比、沙特和科威特这些石油大国,资源大部分投入到了皇室的奢华生活和庞大的官僚体系中,为数不多的投资也仅限于海外的股票和债权。“这种投资1美元能赚10分,但迪拜从每1美元投入基建的钱里都能获取5美元的回报。”迪拜股票交易市场的主管曾这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