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西文化观念进行比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我觉得可以分两个角度说。
第一个是它的学术意义,知识意义。从当今世界文化的系统来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系统,当然,还有其他的文化,如印度的文化,日本的文化,但中国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肯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文化系统。我们对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系统应该有知识,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对它的一般情况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讲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这个课,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知识修养,这就是学术和知识方面的意义。
第二个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者说实践意义。这点很重要,我们多讲一些。对于中西文化观念进行比较,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具体说,它有助于我们来探索中国和西方文化优化结合的问题。那我们从历史上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近代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向,就是学习西方。在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文化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不是说和世界一点交往没有,有交往,但是比较少,“闭关锁国”。在那个时代,中国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没有现代的工业;我们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讲得具体点儿,比如说政府机构,我们现在有很多现代性质的机构,外交部、国防部,那个时候没有。清朝有“六部九卿”,“六部”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的都是与统治集团统治社会有关的事务,至于掌管社会服务的,掌管和外国打交道事务的,则没有。思想观念方面,我们中国有自己很优秀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学术,但是对外国的学术接触得比较少。这样一个社会,如果列强没有来它的发展会是个什么样,这不好说。但是,1840年以后,外国人打进中国了,中国就发生了变化。西方人打进中国有双重的意义,过去毛泽东讲过这个问题,说西方人是以双重身份来到中国的。一重身份,他是侵略者;第二重身份呢?毛泽东说他是先生,中国人要向他学习,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好的东西,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西学”,就是西方文化。所以从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谋求国家的富强,主要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学习西方,学习西方来的好东西,来争取自己国家的独立、富强。这是一个潮流。对这个潮流,我们怎么看?我们该不该学习西方?西方它值得不值得我们学?我们应该对西方做怎样一个定位?直到现在人们还有争论。
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中国人有几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守旧,拒绝学习,说西方那个东西没有什么好的。像鸦片战争时期有人就这样讲,说它那个东西都是“奇技淫巧”,搞点小玩意、小把戏,没有什么好的,不应该学,学了它只会坏人心术。这是个极端。再一个极端,主张“全盘西化”。有人说这是“五四”时期的口号,严格说这并不对,五四时期没有人明确地提“全盘西化”,但有人有这样的倾向,认为西方的一切东西都好,中国的东西都不好,不仅是“孔孟之道”不好,甚至文字都不好,要把中国的汉字废掉,搞拼音文字等等。总之,有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全盘西化”,完全学西方,一下学不成,慢慢学,也要逐渐朝那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