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亡和濒死(5)

生命之轮:生与死的回忆录 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病人开始讲话后——有些病人就连喃喃低语都会觉得疲惫不堪——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倾吐出他们被压抑已久的情感。他们从不浪费时间东拉西扯,而是直奔主题。大部分人表示,他们并不是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而是从家人和朋友态度的转变看出来的。在他们急需了解真相的时候,大家突然间都变得疏远起来,并且还总是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出真相。大部分人都觉得护士比医生更贴心,对他们的帮助更大。“现在趁这个机会告诉他们为什么吧。”我说道。

我常说濒死的病人是我最好的老师,但倾听他们述说也要有莫大的勇气。病人会毫不客气地说出他们对医疗护理有多不满——不只是医疗护理本身,还包括缺乏同情心、交流和理解。经验丰富的医生无法理解自己怎么会被病人描绘成麻木不仁、胆怯和不称职的医生。我记得有个女人甚至还哭喊着说:“我所有的医生都只是想跟我谈谈我的肝脏大小,在这种节骨眼上谁还会关心自己的肝脏到底有多大吗?我家里还有五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这才是最要命的。但是根本没人跟我说说这个问题!”

在采访结束时,病人们都感到如释重负。许多已经放弃希望、觉得自己是废人的病人,发现自己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老师。对此他们都感到欣喜若狂。他们意识到原来就算濒死之人也可以拥有人生目标,因此要好好地活到最后一口气。他们仍在成长,听众们也是。

采访结束后我都会先把病人送回房间,然后再回到讲堂里和听众进行热烈的讨论。

除了分析病人的感受,我们也会检测自己的反应。与会者的发言一般都坦率得让人感到吃惊。“我几乎没见过什么死人。”一位医生说道。他因为对死亡感到恐惧所以干脆躲得远远的。“我不知道要说什么。”一位神父承认根本无法从《圣经》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什么也不说。”

在讨论中,医生、牧师和社工们都正视了自己的防御和敌意,他们分析并克服了自己的恐惧。通过倾听濒死病人的述说,我们都明白了以前自己不该那样做,今后我们能做得更好。

每次我带一个病人进出病房时,我都会觉得他的生命是“广阔天空里数百万星星中的一颗,在刹那间闪亮地划过天际,转瞬消失在无尽的黑夜之中”。每位病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归结起来都在传达同样的信息:

好好活着,以免将来后悔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好好活着,以免将来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后悔,希望重新来过。

好好活着,真实而又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好好活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