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时间内,很多香港人不知道自己的阳历生日,更不会去庆祝生日。阴历生日也只是用来卜卦算命的。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蛋糕、蜡烛的生日聚会风行香港。如今的孩子们生日都要办聚会,但由于大多数香港人住在拥挤的公寓里,没法举办仪式,所以聚会的地点通常在快餐店,麦当劳则成为首选。
在每个周末,除了市中心的麦当劳,其他的分店往往排满了生日聚会。店里会安排一个女招待,领着孩子玩游戏,家长们则坐在一边低声交谈。只要付很少的钱,孩子们就会收到贺卡、照片、装有玩具的盒子和麦当劳的优惠券。聚会在名为“麦当劳叔叔屋”的地方举办,设有为孩子定做的矮桌子和小椅子。电视中放的是麦当劳叔叔带着参加生日聚会的孩子去狩猎远征的情景。“叔叔”的称谓营造了一种亲昵的关系,使这一角色成为香港人最熟悉的卡通人物。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对孩子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更加关注他们认同自我、界定同龄人的方式。从4岁开始,香港的孩子就意识到了消费方式与社会地位的关系。我很快发现,这些低龄的消费者把蛋糕的档次视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蛋糕所用的水果种类尤其重要。下面记录的是1994年一个儿童眼里的蛋糕档次:
顶级:点缀美国蓝莓和新鲜覆盆子。次一级:配有新鲜草莓和猕猴桃。再次一级:缀以新鲜桃子和西瓜。最次:用的是罐头什锦水果。
蛋糕的档次随着新水果进入香港市场不断改换。无疑,孩子们总是比父母更早知道消费的新动向。麦当劳和本地的蛋糕店合作,提供时下流行的,尤其是第二、三等级的蛋糕。最高档的蛋糕只有豪华的酒店才供应。孩子们则会很快获悉酒店的时尚更替。比如1994年的时候,孩子们风传覆盆子蛋糕正在流行,而草莓蛋糕已经过时了,但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不知道覆盆子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