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侵略,是日本不变的国策(8)

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 作者:王海晨


张学良指出:“日本是一个岛国”,“可耕地只占六分之一,人口有6500万”,地少人多,无法支付因对外侵略而带来的异常庞大的军费开支,它只能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注:张学良:《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1936年6月22日,西安《解放日报》1937年1月5日。)侵略战争的目的不仅是掠夺被侵略国家的经济资源,而且,掠夺经济资源也是侵略战争的本源。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他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注:恩格斯:《反杜林论》。)

张学良认为,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对东北‘布洛克经济’已经完成,即东北经济完全殖民地化了。”张学良解释“布洛克经济”时说:“‘布洛克经济’有人译作集团经济,就是帝国主义者对于殖民地的经济关系。”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后,随即策划了“满洲国”,在“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把东北完全置于日本垄断资本的统治下,把东北经济纳入日本经济军事化的轨道上,使东北成为日本的原料供应地、商品倾销市场、消化日本人口的场所和资本独占地。

1936年6月张学良在王曲军官训练团讲演时说:“日本为倾销其本国过剩生产品,来维持其垂危的国民经济,满足其资本家的欲望,而来武装走私。”中国海关“自去年(1935年)8月至今年(1936年)4月止,其损失2500余万元。4月份损失竟达800万元,照此推算,每年(中国)损失要在1亿元左右,相等于每年全国关税收入三分之一。诸位看看这种情形,该多么使人痛心!这种国家,走私损失,相等于每年全国关税收入三分之一的国家,还成为国家吗?”(注:张学良:《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1936年6月22日,西安《解放日报》1937年1月5日。)张学良在《抗日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引用大量数据来说明: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市场完全掌握在日人手中。东北人民血汗的金钱都被日本帝国主义吸收去了”,他还例举日本对东北投资数字,论述日本对东北资本的独占性。

张学良对日本的移民侵略十分关注。早在日俄战争之后,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即向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递交了一份《满洲移民论》的备忘录,在此备忘录中充分论证了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重要性。

后藤新平移民计划的目的是:一方面在满铁“附属地”形成日本移民集聚地区,然后扩展到中国东北的广大农村,以造成日本在中国人口扩张的基础力量;另一方面,后藤新平认为,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虽败,但实力尚强。因此,日俄两国间的战争,“未必以满洲一战可以结束,第二次战争不知将在哪一年到来。……我在满洲必须居于以主制客以逸待劳的地位……其得心应手之计,必当第一经营铁路;第二开发煤矿;第三移民。”“其中必以移民为要务”,“我们倘在满洲拥有50万移民”,“一旦战机对我有利,则进而作好入侵敌国的准备;于我不利,则岿然不动持和以待时机;这便是经略满洲大局的主张……”

此后,后藤新平多次在讲演中强调,“此事取得成功,必须采取的第一个手段就是争取日本人能够自由永久地借用或借贷土地”,以造成日本人在中国长期定居的历史事实。即使有一天日本所拥有的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归还了中国,定居下来的日本人也会仍然存在。满铁副总裁松冈洋右也强调指出,日本“迫切需要一批稳步扎根这块土地(指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这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