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马拉松,每个人都能跑(1)

马拉松训练宝典 作者:巴特·亚索


每个人都能跑马拉松。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便是其中一员;参议员、总统、电影明星更是比比皆是。热播的真人秀节目《超级减肥王》(The Biggest Loser),其最后环节竟然是让减肥最多的选手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正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每个人——即使是病态的肥胖患者——都可以成为一名马拉松跑者。

据说马拉松已成为“普通人的珠穆朗玛”。它的头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但即使不跑步的人也知道什么是马拉松。他们也许不清楚那具体有多长,但每个人都知道那相当长,而且需要数月的准备。

的确,马拉松训练是一项“只经风雨、难见彩虹”的事情。它常常伴随着膝盖疼痛、汗流浃背、皮肤擦伤、脚底起硬币大小的水泡,等等。即使天气坏到别人连车都不愿开,你也得天一亮就出发;你还要忍受孤独,独自一人跑上几个小时;别人会说你疯了,更不用说自己也时常怀疑,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这一切你都得克服。

这正是我们的用武之地。

在《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谈到备战马拉松,我们是专家并引以为豪。毕竟40年来我们一直在告诉人们怎么去做。

2009年,我们打算做些新的尝试。与其只靠写文章来维护那些经受时间检验的长跑原则,不如穿鞋上路、亲身检验一番。于是,《跑者世界》的十几个编辑决定组织一场马拉松,并为此集体展开训练,还邀请读者参与其中。

被誉为“首席跑步官”的巴特·亚索(Bart Yasso)为这些编辑们制定了一套16周的训练计划。之后,我们向读者提供了这份计划以及完成比赛所需的全套方法。我们在网站runnersworld.com上建立了一个在线社区,并且随时接听读者来电,回答有关训练、营养、激励和预防损伤方面的所有问题。《跑者世界》挑战赛(Runner’s World Challenge)由此诞生。

说实话,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记得开放注册那天,我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等着第一个报名的人。 “行行好,”我对着电脑祈求,“来一个人就行。”

谢天谢地,终于,一名50岁的邮政人员报了名,跟着又有其他人报名。在此之后,全世界有超过3000人报名参加了《跑者世界》挑战赛,并为全程和半程(后来增加的)马拉松而备战。在这些人中,有超过1600人随我们一起在里士满、辛辛那提、旧金山、多伦多、大苏尔以及费城进行马拉松比赛。从威斯康星州到危地马拉,他们来自全球50多个地区;有第一参加的,也有用时2小时40分钟的种子选手;有在校学生,也有老爷爷、老奶奶们。他们有的要争取刷新个人最快成绩,有的是为了庆祝生日或周年纪念;还有人则到了“打退堂鼓”的阶段,正需要这项挑战赛作为行动的号角,来开始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正在接受化疗,他们试图渡过其生命中最大的难关。

在《跑者世界》的在线社区,挑战者们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跑步俱乐部。在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训练里,他们经历了各种突破以及达到生理极点的时刻,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他们曾一起去看野生动物,曾凌晨两点半进行长距离跑,也曾无数次地拉伤大腿或膝盖。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痛苦的“哎哟”声、懊恼的“唉”声、发力的“啊”声……这里还至少发生过一次跑步机意外事故。一路走来,挑战者们变成了朋友、彼此间的依靠。

“在线社区成了我的家,成了我的拉拉队。” 来自加州默塞德的会计师、60岁的南希·基萨克(Nancy Kissak)说,“我只需要有人鼓励我、说我行。《跑者世界》给了我想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