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素与崇物:日本文化的自我
在冈田武彦先生看来,日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东洋之道,而东洋之道的核心又是神道和儒教,因此,他对日本文化的自我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简素”和“崇物”两个带有根本性的哲学范畴。
他认为,简素就是简易平淡的价值追求和内外功夫,简素精神就是崇尚思想内容的单纯化表达,认为表达越单纯,其内在精神就越高扬。西洋文化重知性,求华丽展开,而东洋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重感性,求回归简素,前者是分析,而后者是综合。在冈田先生这里,简素不是精神内容上的,而是表现技艺上的,即表现形式上的不外露精华,尽可能地抑制。以简素为基础的哲学精神,不追求主知的思辨,而崇尚主行的体认。
中国人既是善于把事物对立起来思考的民族,又是善于从一体的立场出发而加以调和的民族。所以穷理与尽性、唯精与唯一、博文与约礼、道问学与尊德性等在中国人那里是并行不悖的。日本民族虽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文化,但日本人可以说是把简素精神发展到极致的民族,这能从日本的和歌俳句、陶瓷工艺及建筑风格等文化形态中窥知一斑。阳明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现简素精神的结晶,所以能在日本大行其道。
如果说简素是冈田先生对日本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那么崇物便是冈田先生对日本民族心理的精练式总结。简素与崇物在冈田先生那里,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这也是为什么冈田先生在阐述“简素”时要常常述及“崇物”,反之亦然的重要原因。
他说“崇物”二字“是日本思想文化的根本理念”。因为在日本人看来,物并非单纯的物质,而是有生命的灵性,无论是有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灵魂与情感的存在。所以冈田先生曾做过这样的总结:“现在吾之思想的究极理念是‘崇物’二字。物即命,命即物,人虽为物之灵长,然一旦无物,生即不复存在。有了对物的崇敬之念,便产生对生命的崇敬之念。”“知道了对物之生命的崇敬,就会对物产生感激之情,由此而转化为共生共死、万物一体之仁的理念。”冈田先生的这一思想与宋明儒者有一脉相承之处。宋明儒者把动植物与自然界看作宇宙生命和意义的体现,主张通过“观物”以体验宇宙生命的“生意”。但宋明儒者对自然的看法,仍局限于传统儒家的艺术性或审美性的自然境界,它既不能与道家的自然观相区分,也无法区别于文学家、诗人对自然的观赏态度。倒是日本的“崇物”心理,不仅使人物化后成为物的一部分,而且还赋予物以主体性和伦理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