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鋕一路高喊口号,一路大声背诵着他刚刚写就的诗句:
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
“神经有毛病!死了还不后悔?快快去死吧!”恼羞成怒的刽子手们早已不耐烦了,端起枪杆,连续向刘国的头上、身上扫去……
“你们……不得好死!”倒在血泊中的刘国鋕没有立即断气,当他最后睁开眼睛时,仍冲着刽子手们愤怒地骂着。
“看你的嘴还能动不——”一个刽子手举着手中的枪杆,用刺刀猛地捅向刘的嘴里……刘国鋕再也没有动弹。而就在这时,另一个刽子手似乎依然不解恨,举起枪托又朝烈士的头上砸去……几天后,解放军大军在挖开敌人残害烈士的“万人坑”时,刘国鋕的弟弟看到了自己哥哥的惨状:“他的头被打扁了,眼珠子流了出来,肚子被打穿了,嘴唇都被刺刀割掉了……”刘国鸾:《为革命先烈复仇》,原载1951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
“老许!老许也被点名了……”这时,监狱的楼上楼下,不断有人在这样说。
老许在白公馆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因为他是这座“人间地狱”里共产党的秘密地下组织负责人,又是坐了9年多敌人监狱的“老资格”,加上他是狱中少数几个公开承认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和党内职务,每天戴手铐脚镣的“要犯”,所以,无论在特务眼里,还是难友心目中,他老许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许晓轩被捕前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是位具有卓越才干的青运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6年10月,许晓轩生于江苏省江都县仙女庙镇,童年的他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父亲因欠债、失业、流浪,忧郁而死得早,这给小晓轩的心灵烙下了永难忘却的印记:“为什么有的人住高楼大厦,吃山珍海味,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而有的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却吃不饱,穿不暖,住在不能避风挡雨的破棚烂屋?”一连串的问题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着,穷人的活路在哪里?这不公平的世道怎样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和在参与进步的工人运动中得到的洗礼,他懂得了革命道理,有了远大理想。1938年5月,许晓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一条职业革命者的道路。他先后在银行和工厂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位富有经验的工运领导者。1938年5月,按照党的指示,许晓轩参与了川东青委机关刊物——《青年生活》的创刊,他是该刊的主要编辑和发行者。这期间,许晓轩不仅全身心投入到了办刊发刊的具体工作之中,而且还写了不少激扬的革命文字,对教育青年产生很大影响。